-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注意事项:
1.本次考试时间为120分钟,卷面总分为120分。考试形式为闭卷。
2.试卷分为I卷和II卷。I卷100分,II卷20分。
3.本试卷中所有试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规定的位置,否则不给分。
4.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上。
I卷(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名句、文化常识填空。(9分)
(1)行远必自尔, ▲ 。《礼记·中庸》。
(2) ▲ ,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
(3)青山有幸埋忠骨, ▲ 。(杭州岳墓对联)
(4)《次北固山下》以小景与大景相互映衬的句子是: ▲ , ▲ 。
(5)苏轼的《水调歌头》中“此事古难全”句里的“此事”指:“ ▲ ,
▲ 。(用词中原句回答)
(6)科举时代殿试第一名为 ▲ 。在古代,“鸿雁”往往是 ▲ 的代称。
2.阅读下面一段话,按要求答题。(5分)
蓦( )然回首,我仿佛认出了两年前的自己:短短的头发,天真的目光,还不满十四岁,完全是个一脑子浪漫念头的小女孩,对什么都充满了兴趣与好奇。纷扬的白雪里,依稀看到她穿着蓝色羽绒衣,在冰冻的湖面上掷( )下一串雪团般四处bèng jiàn( )的青脆笑声。如今,秋风又起,树枝树叶交织出金色的穹隆。落叶遍地,踩上去很柔软,好像此时此刻我的心情也不胜凉意。…… (田晓菲《十三岁的际遇》)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3分)
蓦(▲ )然 掷(▲ )下 bèng jiàn ( ▲ )
(2)找出划直线句中的一个错别字,并将它改正: ▲ 改为 ▲ 。(1分)
(3)文中划浪线句中“不胜”的意思是: ▲ 。(1分)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这道题经老师一讲,他茅塞顿开,马上找到了答案。
B.广场上的喷泉随音乐的变化变换不同的造型,远远看去,真是烟波浩淼,美不胜收。
C.西场古称“蓉塘”,自古人杰地灵,文化发达,是江苏省文化名镇,著名书法之乡。
D.每一件成品都给人以浓烈的艺术享受,使人叹为观止。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2分)
A.一个人如果拥有了理解能力,就等于拥有了一切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
B.提高市民的素质问题,是我们创建文明卫生城市的首要任务。
C.实现“中国梦”,这是历史赋予我们这一代人的光荣使命。
D.王老师是新调入我校的,许多同学还不认识。
5.下面四个句子原是一段,它的正确语序是(2分)
①首先设法安慰自己,树立信心,镇定情绪,消除心理障碍。
②遇到无法下笔,思路阻塞,判断不清的难题时,不要着急。
③心里平静后再冷静思考就不怕难题了。
④这时候,你应该想:我难,别人也难,何必畏惧呢?
A.③④②① B.②③①④ C.②①④③ D.④②①③
6.走进中国传统节日。(5分)
(1)在括号里填写诗词所描写的这个节日的习俗。(2分)
①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欧阳修 《生查子·元夕》)( ▲ )
②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元日》)
( ▲ )
(2)再写出一个传统节日的名字,并写出描写这个节日的古诗词一句(试卷中出现的诗句除外)。(3分)
节日名称: ▲
诗句: ▲ , ▲ 。
二、阅读理解。(35分)
(一)阅读《 十五夜望月》,完成7一8题。(共5分)
十五夜望月?【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7.这首诗写了哪些景物,整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 ▲
8.体会诗歌中“落”的表达效果。(3分)
▲ ▲
(二)阅读古文,完成9—12题。(11分)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