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曲阳县是中国雕刻之乡。曲阳之享有盛名,更因他创造了灿烂的石雕文化。
相传是张良之师 ------ 与鬼谷子齐名的黄石公著下了《雕刻天书》,才有人在黄山上创习石木雕刻。到西汉(公元前 206 年 – 公元 25 年)时期雕刻已盛,被汉武帝盛赞为“雕刻之乡”。从此,曲阳石雕步入辉煌,技艺日趋精湛,雕刻艺人辈出。元朝时期著名雕刻大师杨琼雕刻的“一狮一鼎”被元世祖忽必烈称为绝艺。清(公元 1644 – 1911 年)末艺人的雕刻“仙鹤”、“干枝梅”一举在巴拿马国际艺术博览会上荣获第二名,更使曲阳石雕声名鹊起。从云冈石窟、乐山大佛、敦煌石窟、五台山佛像至阿房宫、故宫、圆明园、颐和园及天安门前的金水桥,到人民大会堂、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等建筑,处处都留下了曲阳人的雕刻艺术。
自学提纲
1、灿烂的中华文化是如何产生的?
2、中华文明历久弥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什么?
3、中华文化有什么特点?其有何影响?
4、传统美德包括哪些内容?其有什么特点?
5、对于传统美德,我们中学生应该如何对待?
中国民族服饰文化
中国旗袍别致新颖
民族饮食文化
汉族 饺子、年糕
藏族 酥油茶、青稞
维吾尔族 哈密瓜、葡萄
蒙古族 手抓羊肉
朝鲜族 泡菜、冷面
故宫
汉族建筑
西双版纳、傣族
京剧
感受中华文化
戏剧脸谱
感受中华文化[民族乐器]
钹
腰鼓
葫芦丝
芦笙
★四大发明等
造纸术
地动仪
指南针
汉字:千变万化的“龙”
中华文化
文学艺术
唐诗、宋词
欣赏我们的文化(节日文化)
春节
感受中华文化
剪纸艺术
中国结
中国哲学
辨证思想
塞翁失马 焉知非福
亡羊补牢 犹未晚矣
易经
太极图
一、中华文化 博大精深
1、各族人民相互团结、相互
学习、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
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文化的产生)
印度婆罗门文化
巴比伦文化--空中花园
巴比伦文化最悠久,但巴比伦国家早已夭折;印度的婆罗门文化极其辉煌,可创造文化的雅利安人却不是本土居民;玛雅的天文数学无与伦比,可这盛极一时的文化早已被湮没,留给后人千古不解之谜。
为什么中华文化历经沧桑,饱受磨难,却绵延不绝,历久弥新?
一、中华文化 博大精深
2、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却绵延不绝的原因在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
吃一堑长一智
车到山前必有路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上面这些话对我们为人做事有什么影响?
一、中华文化 博大精深
1.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2.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3.中华文化的特点
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
一、中华文化 博大精深
4、文化传统的深远影响
不但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而且对推动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作用。
二、传统美德 薪火相传
1、代代相承的传统美德
我们中华民族在自己的发展历程中,在创造灿烂的中华文化的同时,也形成了代代相承的美德。
苏武牧羊
战国时,廉颇为赵国大将,蔺相如后来居上,廉颇不服,想羞辱蔺相如,蔺相如为了赵国的利益,处处退让。廉颇闻之,肉袒负荆,至蔺相如门谢罪。两人遂为刎颈之交。
负荆请罪
秦朝的商鞅,“徙木为信”, “谁把那木头从城的南门移到城的北门就给予重赏(10金)”,人们都表示怀疑,这时,一个年轻人将所立之木搬到北城门,商鞅果然赏10金。因为他讲诚信,取得了国人的信任,从而使变法得以成功。
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传统美德
敬业乐群,公而忘私 ————奉献精神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爱国情操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崇高志趣
自强不息,艰苦奋斗 ————昂扬锐气
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
————浩然正气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为政风范
厚德载物,道济天下 ————广阔胸襟
奋不顾身,舍生取义 ————英雄气概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社会理想
追求精神境界和向往理想人格的崇高道德理想。
以集体为本位,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的爱国主义精神。
捍卫道德尊严,“守死善道”的精神气节。
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崇尚人伦和谐的道德传统。
注重道德内省和躬行践履的道德传统。
苟利国家,不求富贵。
不降其志,不辱其身。
礼之用,和为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供配电安全管理规程供配电安全管理规程.doc VIP
- ACS880 FPNO_21_PROFINET IO通讯调试指导.docx VIP
- 2025年新高考语文试题全国Ⅰ卷(附参考答案) .pdf VIP
- 人教鄂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单元测试含期中期末及答案.docx
- BH207 GL 12 050风险岗位应急处置管理制度 副本.docx VIP
- 中小学幼儿园基孔肯雅热健康教育课件.pptx VIP
- 2024版社区两委考试题目.pdf VIP
- 河南省南阳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质量评估政治试题.pdf VIP
- 2024年水发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真题.docx VIP
- 2024年无锡市工会社会工作者招聘考试真题 .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