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乡y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面临问题和对策探讨.doc

县乡y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面临问题和对策探讨.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 文档下载最佳的地方 PAGE  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 文档下载最佳的地方 县乡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面临问题和对策探讨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每一项工作都与财政业务工作紧密相关,如何充分发挥县乡财政职能,全力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县乡财政工作面临的一项重大任务。本文拟从当前新农村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如何进一步完善县乡财政支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一、当前我县新农村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居民收入偏低。一是笔者所在的**县农村居民总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化较高地区相比存在较大差距。据《广西统计年鉴—2010》的统计数据,2009年城镇化较高的**区农村居民人均总收入高达8310.8元,人均纯收入5396.1元;而**县农村居民人均总收入仅6851.1元,人均纯收入4524.8元。二是在农业产业化、市场化和外向型方面,农村普遍缺乏二、三产业的开发,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不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不强,民营经济发展滞后,家庭经营收入不高。2009年城镇化较高的**区农村居民人均家庭经营收入高达4906.2元,而**县农村居民人均家庭经营收入仅4354.6元。三是外出务工人员从事简单的技能型劳动,难于获得较高的工资性收入。2009年**县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2060元,占农村居民人均总收入的30.06%。四是农村在有限的土地上难于取得很大的收益,如**县**乡,该乡有6个村、185个组,农业人口3多万人,耕地面积2.18万亩,人均耕地面积仅0.58亩,属于典型的人多地少,乡村集体经济薄弱,无钱办事已成为制约新农村建设的一大瓶颈。 (二)农民增收难。近年来,国家实施了一系列的惠农政策,促进农民增收,但受种种因素制约,农民增收依然困难。从2009年**县与**市统计对比数据表分析,我县的农民增收困难有以下方面: 指 标**市**县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第一产业(亿元) 财政收入(亿元) 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千公顷) 粮食产量(万吨) 油料产量(万吨) 蔬菜产量(万吨) 水果产量(万吨) 肉类总产量(万吨) 奶类产量(万吨) 禽蛋产量(万吨) 水产品产量(万吨)683.49 152.06 54.67 468.5 182.59 3.20 229.97 48.83 68.57 0.39 4.57 10.2190.06 19.14 4.52 59.56 26.56 0.38 23.58 3.17 10.03 0.015 0.796 1.59一是农业基础设施老化失修,抗御自发灾害能力较弱。目前,全县农村基础设施和农业生态环境建设仍然较差,农民来自第一产业的收入受自然因素影响很大,全县第一产业19.14亿元占全市的12.59%。二是不少村镇对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和保护不够,个别乡镇追求短期经济利益,对环境资源保护不够,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受挫。三是养殖业不稳定,市场波动大,病情、疫情风险大,养殖成本高、增收不稳定。传统的种植模式,增加了对农田的工资性投入,农民调整结构有顾虑,一般种植传统作物,缺少种植的销售收入。农作物播种面积、种养的农产品产量在全市所占比重低,特别是蔬菜、水果产量分别仅占全市的10.25%和6.49%。 (三)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一是教育事业。受环境地域和乡村教育投入不足的影响,农村普通小学和中学无论从师资还是教学设施都较落后于县城区。二是医疗卫生状况。农村的公共医疗卫生设施落后,医疗水平低,乡村卫生室设备简陋,全凭“老三件”和经验治病。三是农村社保事业发展滞后,农民缺乏基本的社会保障。四是农村公益事业发展难。针对安全人畜饮水、村级道路、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修复等,县乡财政注入资金不足,加之村民对参与“一事一议”积极性不高,一些公益事业建设因没有经费投入而处于停滞状态。 (四)新农村建设资金和效益方面。一是地方配套资金落实不够到位。大部分支农项目都要求地方按一定比例配套,但县级以下尤其是乡镇一级,资金缺口较大,事实上难以达到足额配套的要求。二是专项资金使用管理不够到位。财政支农资金划拨到基层后,有时会出现挤占现象,导致非生产性支出挤占支农资金。三是支农建设项目效益发挥不够到位。有些支农项目建成后,缺乏后续管护资金和专职管护人员,工程使用效益低下,或者因责、权、利不明确,疏于管理的情况较为突出。 二、充分发挥县乡财政职能积极支持新农村建设 针对上述问题,我县财政部门认真履行职能,围绕发展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促进农村社会进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积极支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注重城乡协调发展,着力加大“三农”投入。一是建立财政支农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全县农林水支出2008年为10896万元

文档评论(0)

zzabc00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