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综述.ppt

第一课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综述.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第一课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 “不存在将资本主义制度具体改造成社会主义制度的现存方法。” ——《全球通史》;;主题一 非常时期的非常政策;1.实施背景;1.实施背景 (1)内忧:国内反动势力叛乱 (2)外患:国际帝国主义武装干涉 (3)经济:粮食奇缺,经济极端困难 2.目的: (1)直接目的:支持红军、战胜敌人,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2)根本目的: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 ;项目;4.评价 (1)积极作用: ① 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的财力、物力,保障军事上的胜利,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②为布尔什维克探索向共产主义过渡提供了一种尝试。 (2)失误: ①对国家经济造成了不利影响。 ②并非是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合作探究】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目的是否达到了? 后期带来了哪些问题? 材料一 ……我们当时不这样做就不能在一个经济 遭到破坏的小农国家里战胜地主和资本家。我们取得 了胜利……应当说我们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是一种 功劳。;提示:保证了军事的胜利;引发了政治危机和经济危机;A;B;主题二 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主题三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1.实施背景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起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成为新经济政策实施的必然性。 (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为新经济政策的实行提供了前提。 2.标志:1921年,俄共(布)“十大”召开,《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报告》。 3.目的:解决危机,稳定政权。;4.内容;6.评价 (1)积极: ①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起到了巩固工农联盟、稳定政治形势的作用。 ②是列宁对俄国这样落后的国家如何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有益探索,是一条适合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2)消极: 在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加之领导人对这种政策的必要性和长期性认识不足,以致后来过早地终止了新经济政策的执行。;材料一 列宁得知哈默运粮救灾,在莫斯科召见了他,并鼓励哈默投资办厂,允许他开采西伯利亚地区的石棉矿,使他成为第一个取得矿山开采权的外国人。哈默还组织了美国联合公司,沟通了30多家美国公司,美苏自由贸易由此开始。 ——《哈默传记》 ;材料二 “在我们的家里装上了这么美妙的灯,这是过去任何一个政权都没有替我们做到的。看那灯光闪烁起来,照亮我们的农舍,心里是如此欢乐和愉快,禁不住要高声喊叫:苏维埃政权,你干得多么出色!”;新经济政策;A;C;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1.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之所以失败可以用“水 能载舟,亦能覆舟”来概括。这说明“战时共产主 义政策”( ) A.严重损害了人民的经济利益 B.严重脱离了苏俄的国情 C.有利于推翻沙皇的专制统治 D.很好地保护了人民的利益;2.(2015?广东文综?T22)发生在1920年苏俄的现象 有 (  ) A.私营企业纷纷涌现 B.国营企业的经营自主权扩大 C.政府禁止买卖粮食 D.农民积极参加农业集体化运动 【解析】选C。1920年苏俄处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这一时期的经济特点是取消商品贸易,国家用行政手段来管理经济,因而C符合这一时期的特征,正确。A应出现于新经济政策时期,B出现于勃列日涅夫改革时期,D发生于斯大林领导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均与题目时间不符,排除。;3.列宁指出:“1921年开春以来,我们提出完全不 同的、 改良主义的办法来代替原先的行动的办法、 方案、方法、制度。所谓改良主义的办法,就是 ……活跃商业、小企业、资本主义,审慎地逐渐地 掌握它们,或者说,做到有可能只在使它们活跃起 来的范围内对它们实行国家调节。”材料中“改良 主义的办法”实际上是 ( ) A.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补充 B.对旧的社会经济结构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强调多种所有制经济齐头并进 D.合理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4. “农民并非受人蛊惑,‘自觉地’进行反布尔什 维克党的活动,而是感到切身利益受到损害,‘本能 地’起来反对苏维埃。”为此,苏维埃政府采取的具 体对策是(  ) A.推行余粮收集制 B.实行粮食税政策 C.推行农业集体化政策 D.取消产品义务交售制;5. 《全球通史》中说:“农民和新商人即当时所称 的‘耐泼曼’,都能雇佣劳动力,并能保留他们在 经营中获得的利润。不过,列宁设法使国家控制了 土地所有权……” 这一现象(  ) A.推动了十月革命的胜利 B.保障了国内革命战争的胜利 C.促进了苏俄经济的恢复 D.是苏俄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的设想和实践;【学习思考】 为什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