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群落的结构群落的演替练习教师版
(40分钟 100分)
一、基础全面练(共9小题,每小题5分,共45分)
1.下列选项中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群落的演替是优势种依次取代的过程
B.群落的初生演替速度通常非常缓慢
C.次生演替达到顶极群落后将永远保持原状
D.人类活动会使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不同于自然演替
【解析】选C。一个群落代替另一个群落的演变现象,称为群落的演替,即优势种依次取代的过程;初生演替速度通常非常缓慢;次生演替达到顶极群落后保持动态的平衡;人类活动会使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不同于自然演替。
2.(2013·海南高考)甲地因森林火灾使原有植被消失,乙地因火山喷发被火山岩全部覆盖,之后两地均发生了群落演替。关于甲、乙两地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甲地和乙地发生的演替类型相同
B.若没有外力干扰,甲地可重现森林
C.地衣会比苔藓更早地出现在乙地火山岩上
D.甲、乙两地随着时间延长生物多样性逐渐增多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时需关注以下两点:
(1)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区别是有无土壤条件。
(2)不同的环境群落演替的结果不一定相同。
【解析】选A。本题考查群落演替的相关知识。甲地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如能发芽的地下茎),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乙地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发生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演替是群落组成向着一定方向、具有一定规律、随时间而变化的有序过程,因而它往往是能预见的或可测的,若没有外力干扰,一般都可以演替到森林这一最高阶段;在火山岩上首先出现的是地衣,地衣分泌的有机酸可以分解火山岩表层,形成细小颗粒,为苔藓提供了可以附着生长的一层土壤;自然演替的结果是生物种类越来越多。
3.(2015·肇庆模拟)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甲、乙两种群在一段时间内的数量变化情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两个种群间能量流动方向是甲→乙
B.M时甲种群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C.两种群数量波动幅度减小说明生态系统正在衰退
D.甲和乙种群基因型频率发生了改变,则生物不一定发生进化
【解析】选C。对比甲、乙曲线的变化,说明它们之间是捕食关系:甲→乙。M点时,从整体上看,甲种群数量逐渐减少,造成甲种群数量减少的原因是出生率小于死亡率。两种群数量波动幅度减小,说明该生态系统趋于稳定,这是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结果。
4.(2013·江苏高考)在一段新建公路的边坡(甲)上移栽灌木和草本植物以保护边坡,另一段边坡(乙)不进行移栽,其他实验条件相同,1年后两段边坡的检测结果如下表。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边坡 处理方式 植被覆
盖率(%) 小型土壤动物 土壤有机质
(g/kg) 物种数 个体数 甲 种植植物 97 37 260 19.8 乙 不干预 8 9 28 11.9 A.可以推测移栽植物会降低该群落结构的稳定性
B.小型土壤动物的增多是移栽植物的预期结果
C.边坡甲上因没有移栽乔木而不可能自然长出乔木
D.边坡甲上的群落演替会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加剧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1)明确动植物种类数目增多导致群落稳定性增加。
(2)明确群落演替过程中,生物和环境接近平衡时,演替速度趋缓。
【解析】选B。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以及群落演替。移栽植物使群落营养结构复杂化,群落的稳定性增强;移栽植物为土壤动物提供了栖息场所和食物等,会导致小型土壤动物的增多;自然演替情况下,如果环境适宜,边坡甲上能自然长出乔木;次生演替过程中,开始时演替速度往往较快,随时间延长,群落和环境逐渐接近动态平衡,演替速度下降。
5.如图,纵轴表示海洋不同深度中鱼类的食物分布状况,曲线甲、乙、丙分别表示三种鱼的数量变化。下列对此图的分析,错误的是( )
A.海洋中的鱼类具有垂直分层现象
B.此图表明鱼类对食物的竞争状况
C.此图表明海洋中鱼类的捕食状况
D.此图表明海洋中鱼类的共生关系
【解析】选D。从题图曲线可以看出:甲、乙、丙三种鱼的主要食物分布在不同的深度,表现出明显的垂直分层现象;它们的食物分布区域有重叠部分,故三者间存在竞争;图中三种鱼类随着食物的变化而有不同的分布,体现了它们的捕食状况(而非捕食关系)。共生关系的曲线与题图曲线不符。
6.下列对互利共生、寄生、竞争、捕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互利共生的两种生物中,至少有一种不能独立生活
B.寄生生物属于异养生物,寄主可能是异养生物,也可能是自养生物
C.竞争在种内与种间普遍存在
D.捕食可发生在动物与植物、动物与动物之间
【解析】选C。互利共生的两种生物“同生死,共患难”,相互依赖,相互依存,分开后双方不能独立生活或至少一方生活不好;寄生生物从寄主那里获得营养,所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