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乐曲《春到沂河》.doc

  1. 1、本文档共1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单元 春天 乐曲《春到沂河》 青岛新昌路小学 李衍娟 作品分析 【作者简介】 王惠然(1936-)柳琴、琵琶演奏家,作曲家。首届中国艺术节金杯奖、会演指挥奖获得者,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琵琶研究会理事,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多次出任中国和国际级比赛评委,乐器制造厂顾问,现任珠海女子室内中乐团艺术总监,前卫民族乐团艺术指导兼指挥。是一位集作曲、指挥、演奏、教育及乐器改造于一身,成就显赫的著名民族音乐家。生于上海,从小酷爱民族民间音乐,十三岁起自学琵琶、月琴等,立志从事民族器乐的演奏和创作。其演奏富有激情,处理细腻。曾创作琵琶独奏曲《彝族舞曲》、《春天沂河》等乐曲,多次在全军文艺会演和全国调演中荣获创作奖。在演奏法方面,他首创了琵琶“四指轮”技法,大大扩展了琵琶的表现力,并参与发明三弦柳琴、四弦高音柳琴。另著有《柳琴演奏法》一书。 【创作背景】 乐曲创作的背景,应该追溯到1958年,作者王惠然到山东临沂地区深入生活,发现了民间柳琴,通过与柳琴剧团乐师们同台演出、学习,积累了丰富的民间戏曲音乐的创作素材。1970年作者又到该地区劳动锻炼,被沂河两岸冰雪消融、春意盎然的美丽景象,人们愉快劳动、展望丰收的动人情景所感染,沉积的创作欲望和激情一同迸发,创作了这首生活气息浓郁,地方风格鲜明的柳琴曲——《春到沂河》。 【曲式风格】 《春到沂河》是一首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 引子(散板)和第一部分(快板)是以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为素材,加以提炼和变化发展、描绘了沂河两岸的大好春色。 第二部分(中板转慢板)旋律以山东琴书和山东柳琴戏的音调为基础,加以演奏发展而成。通过调式调性的变化,以及演奏上用推、挽、吟、揉等技巧润饰曲调,使音乐富有韵味。这一优美如歌的乐段同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第三部分(快板)是变化再现段落。演奏快速,音响强烈,柳琴在乐曲尾部充分发挥了“夹扫”技巧的威力,使旋律在强而有力的和声衬托下,渲染了异常强烈的气氛。 【相关知识】 1.柳琴 柳琴是一种弹拨乐曲,又名柳叶???。形状类似琵琶,但是比琵琶略小,通体长约65厘米。有二至三轸,张丝弦,七至十余个品,用拨子弹奏,是苏北、鲁南一带柳琴戏及安徽泗州戏的主要伴奏乐器。经改革后,改为四轸,四弦,有二十四至二十八个品位,按半音排列,便于转调;后还将丝弦改为尼龙缠钢丝弦,扩展了音域,增大了音量。柳琴是民族乐队高音声部的重要乐器,也用于独奏。 2.单三部曲式 单三部曲式是由三个部分组成,每一部分基本上都是一个乐段。单三部曲式分为两种,第一种是有再现的单三部曲式(即第三部分是第一部分的重复或变化重复。用图式表示:A+B+A);第二种是没有再现的单三部曲式(即第三部分不重复第一部分。用图式表示:A+B+C)。 【相关文化】 1.乐曲地位 柳琴独奏曲《春到沂河》是著名民乐作曲家、柳琴大师王惠然创作的一首优秀的民乐独奏作品。该曲创作于上世纪70年代初,是作者的四弦高音柳琴改革成功之后,迄今最有影响的柳琴曲。它的诞生真正体现了柳琴从一件戏曲伴奏乐器登上独奏舞台的质的飞跃,是柳琴得以广泛普及的标志之作,被音乐界称为具有里程碑式的代表作。30多年来,不仅受到柳琴演奏者的喜爱,还被琵琶、扬琴等多种乐器改编成独奏曲。 2.《沂蒙山小调》 《沂蒙山小调》是一首山东新民歌,又名《沂蒙山好风光》。曲调纯朴,音乐舒展豪放,旋律优美,具有劳动人民憨厚朴实的性格。原在山东北部和河北等地流传,为单乐段分节歌的形式。四个乐句落音为2、1、6、5,逐句下趋,后两句有宫调的交替。唱词为两句一段,两乐句唱一句词,节奏较宽。每乐句都有以结束音为中心作回返进行的拖腔,增加了音乐的抒咏。解放后,流传范围更广,有许多表现山东革命历史题材的作品取之为音乐主题,是一首三拍子徵调式的民歌。 演奏处理 1. 引子处理:引子是一个散板,可采用分解和弦的伴奏形式,强调伴奏的流畅连贯。 2. 主题处理:主题乐段为快板,可采用混合伴奏音型(将分解和弦音型与和声节奏音型相结合而成的一种混合音型),更加灵活、富于变化,突出表现旋律的生动活泼,清晰灵巧,以更好的表现出沂河两岸的大好春色,以及欢快热烈的劳动场面。 三、演唱处理 主题的演唱:学生应记忆主题旋律。 1. 先熟悉了解《沂蒙山小调》的曲调,初步感受了解山东民歌的特色。 2. 通过对比演唱,感受主题在《沂蒙山好小调》曲调的基础上所做的速度、节奏、旋律上的变化,感受民族音乐的发展。 3. 在反复倾听、演唱、对比的过程中由慢速逐渐到原速,从而记住音乐主题旋律。 4. 在反复聆听音乐的过程中,通过三个乐段的速度对比,演唱巩固记忆音乐的主题旋律。 四、生活化教学设计 【课题】《春到沂河》 【课时目标】(重点★ 难点▲) 蕴含情感 1. 感受冰雪消融、春光明媚、流水潺潺的意境。 2.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高江辉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