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饱和烃
A 烷烃
烷烃的通式、结构和命名
烷烃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自由基取代反应历程
B 自然界的烷烃-石油和天然气 ;烃:碳氢化合物,仅含C、H
烃的衍生物:烃分子中氢被其它原子或基团所取代。 ;2-1 烷烃的同系列、通式和同分异构现象;CH4 : CH4
C2H6 : CH3-CH3
C3H8: CH3-CH2-CH3;三、烷烃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类型;2-2 烷烃的命名
一.普通命名法(习惯命名法)
1.根据烷烃中碳原子的数目称为 “某烷”。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一烷…
2.区分异构体。用“正、异、新等”区别。
例:C5H12 戊烷;二、系统命名法(IUPAC命名法)
IUPAC命名法, International Union of 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
1.选取含碳原子最多支链数目最多的碳链为主链;当最长碳链有
多种时,选支链最多者为主链: ;2.主链碳原子的位次编号:
(1).离取代基最近的一端开始编号,最低系列原则:
碳链以不同方向编号时,若有多种可能系列,则需顺次逐项比较各系列的不同位次,最先遇到的位次最小者为最低系列。;(2).若支链中又带支链,用带撇的数字表示支链中支链的位置:;3.写出名称:
(1).取代基的 名称写在烷烃前,用其所连碳原子的编号注明位置;
(2).相同取代基合并,用二、三、四表明数目,其位置须逐个注明;
(3).数字与汉字间用“—”隔开,数字间用“,”分开;
(3).特别注意:“某基”和“某烷”之间不能用“—”隔开。;2,3,5-三甲基-4-丙基庚烷;“优先”基团顺序:
a.把与主链碳直接相连的原子按原子序数大小排列,
原子序数大的优先。
例:-I>-Br > -Cl > -CH3 > -H;-CH=CH2 :;通式:CnH2n+1 , R-。
CH3- 甲基 C2H5- 乙基 CH3CH2CH2- 丙基;(1)某基:甲基 CH3- Me- ;乙基 CH3CH2- Et- ;
丙基 CH3CH2CH2- n-Pr- ; 丁基 CH3CH2CH2CH2- n-Bu-
(2)?异某基: 异丙基 (CH3)2CH- i-Pr- ;
异丁基 (CH3)2CHCH2- i-Bu-
3)仲某基: CH3
仲丁基: CH3CH2CH - s-Bu-; 2-3 烷烃的结构
一、甲烷的构型、sp3杂化、σ键
构型:具有一定结构的分子中各原子在空间的排列情况。
;C:1S22S22P2;C-H σ 键;乙烷: CH3-CH3;σ键:价电子云具有轴对称的共价键。
单键是σ键,可以自由旋转。; 球棒模型 比例模型
凯库勒(Kekülé)模型 斯陶特(Stuart)模型;其它烷烃的结构:成锯齿型;;二、烷烃的构象
同一构型的化合物,由于单键的旋转而产生分子中原子在空间不同的排列形式,称为构象。;楔型式;透视式;乙烷的典型构象有两种: ;重叠式、交叉式构象比较:;乙烷分子的能量曲线;几个概念:
;2-4 烷烃的物理性质
有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包括:
化合物的状态、熔点、沸点、密度、折光率和溶解度等称为物理常数。;一、物质状态(25℃,一个大气压下)
C1~C4烷烃:气体 C5~C16正烷烃:液体 C17以上:固体;四、沸点
正烷烃的沸点随着分子量的增加而增高。
烷烃异构体中,支链愈多,沸点愈低。;思考题;正 烷 烃 的 熔 点 曲 线;一、取代反应
烷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其他原子或基团所取代的反应。
卤代反应:被卤素取代的反应。也称卤化反应。;二、烷烃的卤代反应历程: (以CH4 + Cl2反应为例);图 Cl ·+ H-CH3 ?? CH3-Cl + ·Cl 能量变化;三、卤代反应取代的位置与自由基的稳定性:; 用自由基(游离基)的稳定性来解释:
(自由基碳原子连接的取代基越多越稳定);二、氧化和燃烧
1.燃烧——完全氧化;氧化、还原的概念
有机分子中加入氧或脱去氢,氧化。
有机分子中加入氢或脱去氧,还原。
有机分子中加入N、X等,氧化;反之,还原。
烷烃→醇→醛(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6-2追加特殊订货题材.ppt
- 第6-7-19-20讲课堂练习题材.ppt
- 第6次课事务文书概论、计划、、简报、启事、调查、学术论文题材.ppt
- 脱硫变压器容量核算答辩.docx
- 第6单元-生命系统的实验基础-生物题材.ppt
- 第6讲钢的热处理题材.ppt
- 第6讲基本共射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题材.ppt
- 第6讲排序算法及应用题材.ppt
- 第6课_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题材.ppt
- 第6课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公开课)题材.ppt
- 2025年金融行业深度解读:反洗钱技术革新与监管机制创新报告.docx
- 环境监测物联网在工业污染源监控的2025年技术应用分析报告.docx
- 教育投资并购趋势洞察:2025年市场动态与整合策略研究报告.docx
-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2025年实践教学与创新创业教育国际化战略研究报告.docx
- 教育培训机构品牌塑造与市场推广策略研究——以儿童教育为例.docx
- 2025年农业产业集群产业园区建设与发展机制报告.docx
- 2025年智能穿戴设备制造:3D打印技术在运动鞋制造中的应用报告.docx
- 工业互联网平台传感器网络自组网技术在智能仓储设备监控中的应用前景报告.docx
- 2025年互联网金融平台用户信任度提升策略与金融科技监管政策影响分析报告.docx
- 2025年生物发酵技术在生物制药工业中的微生物发酵过程优化与国际化发展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