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鳢、乌鳢及其杂交种形态差异分析.pdfVIP

斑鳢、乌鳢及其杂交种形态差异分析.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斑鳢、乌鳢及其杂交种形态差异分析.pdf

第 30 卷第 4 期 2011 年 8 月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Joumal of 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Vol. 30 No.4 Aug. 2011 .488-493 斑鲤、乌锺及其杂交种形态差异分析 刘 苏 1.2 朱新平1.2 陈昆慈 l 赵建1 潘德博1 李凯彬1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广州 510380;2.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上海 201306 摘要 运用形态学和框架分析法对斑鲤(♀)、乌鲤(含〉及其杂交种的形态差异和判别进行了分析。在体色 方面,头顶部、体侧及尾鳝某部,斑鲤与乌鲤的体色斑纹差异明显,杂交鲤偏向于斑鲤。在口项可数性状中,三 者腹蜡一致,杂交鲤胸鳝超父本偏离,其他可数性状介于两者之间,平均杂交指数为 53.45. 对可数性状卡方检 验结果表明 2斑鲤与乌鲤除胸鳝元差异外,均达差异显著或极显著 z杂交鲤与乌鲤在尾鳝、鲍祀、侧线鳞和侧线下 鳞无差异,其他则差异极lW.著 z杂交鲤与斑鳝除尾绪和鲍把无差异外,其他差异显著或极显著。可数性状中背鳝 条数、侧线鳞和侧线上鳞可作为初步判断三者所属的指标。对 10 项可量性状参数计算的杂交指数显示,杂交鲤 可量性状偏父本(乌鳝)遗传,其平均杂交指数为 73.90。可量性状数据和框架数据的聚类分析、判别分析和主 成分分析显示,三者形态差异明显,杂交鲍在体型上偏向于乌鲤。判别分析建立的判别公式可以有效区分三者, 判别准确率达 100% 。 关键词 斑鲤 F 乌鲤;杂交鲤 z 形态差异 p 框架分析 中图分类号 Q321+.3; S91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2421(2011)04-0488-06 斑鳝(Channa maculata) 分布于珠江水系及海 其父母本之间形态上的遗传变异关系,旨在为其种 南省各水系,而乌鲤(Channa argus)则主要分布于质鉴定提供基础数据。 长江及长江以北各水系。它们同属自卢形目 (Perci- formes) 、鲤科(Channidae) 、鲤属(Channa) [lJ 。相 对而言,斑鲤个体较小,乌鲤个体较大,但两者外形 相似,都具有适应性强、耐低氧等特点[叫。由于其 肉味鲜美、骨刺少,且具有生肌补血、滋补调养等功 效LH1 ,目前人工养殖量很大,年产 30 多万 t。在养 殖实践中,人们以母本斑鲤与父本乌鲤进行杂交,获 得杂交鲤L610 杂交鲤在养殖生产中体现出较好的杂 种优势,如生长快、易驯化及运输方便等优点[7-8J 。 近年来,在珠三角地区,杂交鳝已逐步替代乌鲤、斑 鲤的养殖地位,成为鲤科鱼类中主要的养殖品种,并 形成了较大的养殖规模,目前还在逐步推广扩大。 由于杂交鲤的形态与父母本有一定的相似性, 容易造成棍淆,特别是杂交鲤大范罔的养殖,其逃逸 到自然界,将会导致其与乌鲤、斑鲤之间混杂。杂交 鲤是可育的(另文报道) ,这样会对乌鲤、斑鲤的遗传 种质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杂交种的鉴定就显得 非常重要。笔者利用传统形态学和框架分析法对乌 鲤、斑鲤和杂交鲤进行了测量分析,以揭示杂交鳝与 收稿日期, 2010-06-11 基金项目 z 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0903045)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于非繁殖季节,在广东省中山市兰角镇裕荣水 产苗种繁殖场采集乌鲤、斑鲤及杂交鲤样本各 30 尾。体质量 384--1 313 g,体长 29. 8--45. 2 cm. 1.2 参数测量 试验鱼经电子天平称量(精确到 0.1 g) 后测量 其传统形态学数据和框架数据。传统形态学数据包 括可数性状和可量性状,共 22 项。可数性状有背鳝 条数、胸鳝条数、腹鳝条数、臀鳝条数、尾鳝条数、侧 线鳞数、侧线上鳞数、侧线下鳞数、脊椎骨数、肋骨 数、鲤、把数,共 10 项;可量性状(精确到 0.1 cm)有 全长、体长、体高、体宽、头长、吻长、眼径、眼间距、尾 柄长、尾柄高、脏前体长,共 11 项。框架参数(精确 到 0.1 cm)共 21 项,框架定位点[9J如图 1 所示。 1.3 外形观察 取鲜活无伤、体色正常的鱼,观察其体形特点和 体表斑纹并用数码相机(Nikon , coolpix 4500)拍照。 刘苏,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 z鱼类遗传育种. E-mail .ls200000@ 163. ∞m 通讯作者g 陈昆慈,副研究员.研究方向 z鱼类遗传育种. E-mail , chenkunci@yah∞.∞m. cn 第 4 期 刘 苏等:斑鲤、乌鲤及其杂交种形态差异分析 489 10 个坐标点,共计 21 个很娱il~.如 DI.z为坐标点 1 ~ 2 之间 的直线眨离 Twenty-<>ne truss p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