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财产权法规导论97-辅仁大学学术资源网.doc

智慧财产权法规导论97-辅仁大学学术资源网.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智慧財產權法規導論-蔡信章老師編撰 應遵守智慧財產權規定並不得非法影印 第一章 導論 概論 所謂智慧財產權(英文稱為intellectual property,簡稱IP或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簡稱IPR)乃指以人類精神之創作為標的之「無體財產權」。舉凡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等,均屬智慧財產權之範疇。而商標權、專利權合稱為工業財產權(Industrial property)。何謂著作權呢?所謂著作權乃指因著作完成所生之著作人格權及著作財產權(著作權法第3條第1項第3款參照)。目前我國之著作權法係採創作保護主義,於著作完成時即當然享有著作財產權及著作人格權,無需經過註冊及登記之程序(著作權法第3條第1項第3款及第10條參照),而工業財產權則必須經註冊及登記之程序,其權利始受保護。我國著作權法承認著作人格權,認為其具有專屬性,專屬於著作人本身,不得讓與或繼承(著作權法第21條參照),而工業財產權原則上則不重視人格權。我國迄目前為止尚無一部定名為智慧財產權法之法律,一般國人所通稱之智慧財產權法乃泛指一切有關規範智慧財產之相關法律,目前之單行法律有著作權法、商標法、專利法、光碟管理條例、營業秘密法、積體電路佈局保護法、植物品種及種苗法,此外公平交易法等亦均有相關之規定。依專利法第2條之規定,專利可分為1.發明專利:所謂發明乃指利用自然法則之技術思想之創作。(專利法第21條參照)2.新型專利:新型,指利用自然法則之技術思想,對物品之形狀、構造或裝置之創作。新式樣,指對物品之形狀、花紋、色彩或其結合,透過視覺訴求之創作。聯合新式樣,指同一人因襲其原新式樣之創作且構成近似者著作指屬於文學、科學、藝術或其他學術範圍之創作將他人之平面美術著作,製成立體物,究竟有無侵害著作權,自應由爭議雙方當事人就事實具體舉證。法院於認定有無侵害著作權之事實時,允宜審酌一切相關情狀,就認定著作權侵害的兩個要件,即所謂接觸及實質相似為審慎調查,其中實質相似不僅指量之相似,亦兼指質之相似;在判斷圖形、攝影、美術、視聽等具有藝術性或美感性之著作是否抄襲時,如使用與文字著作相同之分析解構方法為細節比對,往往有其困難度或可能失其公平。因此在為質之考量時,尤應特加注意著作間之「整體觀念與感覺」。又著作權法第三條第一項第十一款所謂「改作」係指以翻譯、編曲、改寫、拍攝影片或其他方法就原著作另為創作者而言。故立體物上除以立體形式單純性質再現美術著作之著作內容者外,尚另有新的創意表現,且此有創意之立體物復為著作權法第五條第一項所例示保護之著作,即屬上開所定之改作行為,此 立體物即為著作權法第六條第一項所稱之「衍生著作」,亦受著作權法之保護。從而立體物製成者,自亦需取得美術著作財產權人之同意,否則即有侵害著作權 (改作權) 之情形。著作權法於八十一年六月十日修正公布後,對於各種著作之保護,改採「創作保護主義」,於創作完成時,即可享有著作權之保護,美術著作為該法所稱著作之一,依內政部八十一年六月十日台內著字第八一八四00二號公告,美術著作包括美術工藝品在內。而著作係指屬於文學、科學、藝術或其他學術範圍之創作,是著作權法所保護之著作須具原創性,故本於自己獨立之思維、智巧、技術而具有原創性之創作,即享有著作權。所謂原創性,指自己所構思創作出來的作品,即須具備特定內容與創意表達二要件。原判決綜合卷內資料說明告訴人所製作之系爭「烏龜寶寶」等十一種立體陶鈴,係屬工藝品,為美術著作之一種。參酌告訴人所提出之創意內容及其創作之理念(詳原判決理由一(四)、(五)),其創意表達,確能與系爭陶鈴所示之內涵密切結合,而在告訴人創作之前,此類造型之陶鈴市面並無所見,又無任何證據足資證明告訴人等有抄襲之情事,因認告訴人等所製作之系爭陶鈴充分具備「特定內容」與「創意表達」二原創性要件,取得美術著作權,而受著作權法之保護。次查證人李日存於其違反著作權法案件警詢時供稱:仿冒品係上訴人於八十二年間拿給伊代工,不知是向誰仿冒,上訴人說是日本玩偶等語。上訴人亦自承原販售告訴人等所製作之陶鈴及李日存代工製造之陶鈴確與告訴人等製作者雷同。且其於原審對其所製作之陶鈴,僅能表達很粗淺的理念,而未能詳述其創意,足見上訴人委託李日存代工之陶鈴係仿冒,而非自行創作。又上訴人所製作或委託製作之系爭陶鈴,與告訴人所製作的雖非完全相同,惟著作權法所保護者,是美術著作整體之原創性,縱有大小、材質、顏色等細節上之差異,若就整體而言與他人已有之美術工藝品看來極為神似,仍屬重製。依卷附之真品與仿冒品之對照相片觀之,上訴人所製作之多種陶鈴與告訴人之作品極為神似,只有細微末節處略加修飾,自屬重製行為。復敘明上訴人自八十一年七月間即委託他人代工重製系爭陶鈴,迄至八十五年十一月間仍在自行銷售,堪認上訴人有恃以營謀生計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