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行高职国文现代散文女性作品探析-台北市私立育达高职.doc

现行高职国文现代散文女性作品探析-台北市私立育达高职.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現行高職國文教科書女性散文對女性形象描摹研究 -以東大、龍騰、翰林、全華四家版本為依據 行動研究論文發表類 高月娟 臺北市私立育達家商國文科教師 摘 要 現行高職國文教科書編寫精美完善,其所選文類亦涵蓋詩、詞、曲、散文、現代散文、現代詩,可謂,其中現代散文以其生活化的語言與貼近日常經驗,最易閱讀。高職教科書所選現代散文中亦不乏女性作家身影。教科書選的女性散文在以男性為主要撰述的場域中,透過文字編織莊嚴與記憶,構築了溫婉和順細膩多感的女性形象,並承繼了儒家人文精神與寫實傳統。而在典律之外,教科書的編選應更能符應社會變貌與時代特色,進而引導學生透過對選文文本的精熟閱讀深切思考性別的社會意義與建構自我的特質。 本論文透過表列方式分析目前較為通行的四個版本,以表列方式分析其女性散文作品數量、女性作家人數,再透過文本的分析與歸類將現行高職國文教科書女性散文所描摹的女性形象分為「辛勤溫婉的母性身影」、「細膩多感的女性形象」、「反思批判的變貌形象」,以檢視教科書承載正典的教育意義與侷限。 【關鍵字】:高職國文、現代散文、女性作家、女性形象 壹、研究動機 散文向來是閱讀與教學的主體,而現代散文是一種完全自由、沒有特殊格式規定、可普遍作為描述生活、心靈的語言形式。現代歷來有「美文」的說法,閱讀現代散文往往使人產生一種特殊的美感,而真正經典的現代散文作品因為其紀實性高的特質,展現其最貼近生活的文學風格,也是對讀者最能產生直接影響的文類。在臺灣現代散文創作中女性作家一直佔有重要地位,女性以書寫檢視自我的存在、書寫思考性別角色的轉變,因此女性的書寫實在無法不觸及性別與自我建構的議題。誠如張瑞芬所言:「在講求多元文化視野和差異的當今,女性散文是建構臺灣文學史時不能或缺的組成部分」。 筆者任教高職國文多年,檢視現行高職國文教科書所選現代散文所選錄的女性作家的作品則仍多以寬容順從、宿命無怨的母性與對萬物紛呈感懷的細膩獨語為主。現行高職國文教科書中對於女性自我圖像的檢視與情愛體悟、對社會現況的省思與批判則僅有二篇,足見編選未能呈現多元的主題與風格樣貌,教科書對於女性文本的選錄亦未脫傳統父權社會的價值體系思考。但現行高職國文教科書中對於女性作家選文所建構的範文典律與女性形象摹寫是如何的面貌;又具有如何的一致性,是本文所欲歸類分析的範疇;除此之外,筆者更企圖探討在教學現場如何引導高職學生,思考性別的自我定義與建構自我圖像的能力。 貳、現行高職國文現代散文女性作家作品一覽表: 高職國文教科書東大、翰林、龍騰、全華版現代散文女性作家列表 出版社/冊別 東大(五篇) 翰林(五篇) 龍騰(六篇) 全華(五篇) 第 一 冊 水經 (簡媜) 髻 (琦君) 爸爸的花兒落了 (林海音) 人鼠之間 (琦君) × × 一對金手鐲 (琦君) × 第 二 冊 髻 (琦君) 夏之絕句 (簡媜) × 衣履篇 (張曉風) 詠物篇 (張曉風) 詠物篇 (張曉風) 詠物篇 (張曉風) 母者 (簡媜) 第 三 冊 × × × 芝麻開門 (鍾怡雯) 第 四 冊 × 生日禮物 (林文月) 在迷宮中仰望星斗 (龍應台) 正眼看西方 (龍應台) 第 五 冊 大山大河大海 (龍應台) × × × 第 六 冊 翡冷翠在下雨 (林文月) 目送 (龍應台) 知床旅記 (林文月) × 本文本文所界定的女性散文,是指女性作家的散文文本。從上列表格中可以發現,就數量上而言,六冊各家版本所收錄女性作家現代散文總篇數共有十六篇,計有簡媜(3篇)、琦君(3篇)、龍應台(4篇)、張曉風(2篇)、林文月(2篇)、林海音(1篇)、鐘怡雯(1篇)、蕭紅(1篇)原東大版本所編選的周芬伶的<汝身>、洪蘭的<能適應新情境才是智慧>三家版本則已刪。比起男性作家作品,毫不遜色。 再就作家人數而言,以龍騰版所收錄的六位女性作家最多,全華版本的四位女性作家最少。東大版與翰林版共選錄簡媜、琦君、張曉風、林文月、龍應台共五位女性作家作品。而龍騰版本與前二者不同的是則增錄林海音、蕭紅兩位,未選龍應台作品。 從時間上觀察,現行高職國文教科書所選的範文中涵蓋了各年代的女性作家,從五○年代的琦君到六○年代的張曉風、林文月到七○年代掘起的簡媜、龍應台以至於八○年代的鐘怡雯。可見編選者透過編選企圖將各時代具代表性與影響力的女性作家作品於課堂之中一一展演。 綜上所述,各版本的編選者企圖從數量上、作品時間上的重視,但對於文本的書寫風格與女性形象的描摹則有不約而同的一致性,筆者將這十六篇文本對女性形象的描摹歸為「辛勤溫婉的母性身影」、「細膩多感的女性形象」、「`反思批判的變變貌形象」三大類。 參、範文中的女性形象 一、辛勤溫婉的母性身影 現行高職國文教科書中溫暖和善、安時處逆的母性角色不時出現在現代散文女性作家的作品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