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导复习技术总结.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导弹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1)战斗部(弹头):摧毁目标 (2)发动机(运载系统):提供导弹运动的动力 (3)制导系统:引导导弹准确地击中目标 (4)弹体:把导弹的各部分连接起来 导弹与火箭武器:导弹是一种飞行武器,它载有战斗部,依靠自身动力装置推进,由制导系统导引、控制其飞行轨迹,并将其导向目标。显然,可控的火箭武器是导弹,但并不是所有的导弹都是可控火箭武器,这是因为导弹的动力装置不一定都是火箭发动机。 3.导弹从发射至毁伤目标整个过程的阶段划分 (1)发射控制段 (A)发现目标并精确地确定其坐标—雷达站完成 (B)确定发射瞬间导弹指向—引导指挥站中的计算机 (C)发射前各项装置的起动与联络—借助有关通信设备完成 (2)飞行控制段 制导与控制系统引导导弹按预定飞行路线飞行直至击中目标。 (3)爆炸控制段 (A)适时引爆战斗部 (B)毁伤目标 4.制导与控制系统的构成及特点 制导与控制系统作为制导武器的核心特征,特点是闭环系统 5.制导与控制过程描述 ①目标/导弹跟踪器对目标和导弹进行跟踪,测出两者的飞行参数,并输送给制导计算机; ②制导计算机计算得出命中目标所必须采取的运动学要求,并将此信息输送给控制系统; ③控制系统控制有关控制面进行机动,使制导武器命中目标。 6.地形匹配制导原理 基本原理:利用地形识别技术,将导弹当时弹道下的实测地形特征和预 定弹道下的已知地形特征相比较确定导弹位置与偏离误差,形成导引信 号,使导弹准确地按预定路线导向目标。 7.陀螺的特性(定轴、进动)及应用 ①陀螺的定轴性:将高速旋转的陀螺安装在一个由内环、外环构成的万向支架上,可以使陀螺转子指向任何一个方向,如果没有外力的作用,万向支架又没有摩擦力矩,则无论万向支架的支座(如导弹弹体)如何转动、摆动,转子轴在惯性空间方向保持恒定。 ②陀螺的进动:三自由度陀螺转子高速旋转时,在陀螺的内环轴臂上加一力矩M=GL,在该力矩作用下,陀螺不是沿力矩方向倾倒,即不绕图中内环轴x轴转动,而是绕与力矩方向垂直的外环轴z轴以角速度ω旋转。 应用:通过在陀螺框架上施以力矩控制陀螺进动,即可实现探测系统的跟踪。也即利用陀螺的定轴性实现稳定,利用进动性实现跟踪。 8.导引方法的定义、分类、基本要求 导引规律(方法):导弹与目标之间的相对运动所遵循的运动学关系,它确定了导弹相对目标的飞行路线。 分类:两点法、三点法、方案/程序控制方法 基本要求: (1)应保证导弹在飞行过程中最终与目标相遇; (2)弹道尽量平直(需用法向过载要小),尤其在临近目标的飞行段应趋近0; (3)技术设备应当简单、可靠,同时不过分增加制导设备的复杂性。 9.最优导引规律的理论基础和本质 最优导引规律的理论基础是现代控制理论:①贝尔曼(Bell-man)的动态规划,②庞特里雅金(Potryyagin)的最大值原理和③卡尔曼(Kalman)的滤波理论。 最优导引方法是在精确运动模型基础上推导出来的,本质上是利用了全部运动信息(即是全部状态变量的函数) 比例导引仿真结果分析 (1)目标无机动,有瞄准误差 ①由于瞄准误差,导弹在开始时候沿着错误方向飞行。☆在开始时,导引系数越大所需的制导加速度也越大。飞行一段时间以后,则反之。 ②在制导加速度的作用下渐渐修正方向飞行,最后命中目标。比例导引系数N越大,消除瞄准误差速度越快。 ③在遭遇点附近,制导加速度和视线角速度为0,表明瞄准误差已被消除,目标将被命中。若导弹能一直跟踪目标至遭遇点而不失控,则导弹能命中。实际情况是导弹失控导致脱靶。 (2)目标机动,无瞄准误差 大比例系数的导弹飞行轨迹比小比例系数的导弹飞行轨迹稍微超前。 ①在开始时,导弹指向瞬时遭遇点,因此制导加速度和视线角速度均为0。 ②在末段,N越大,导弹所需加速度和视线角速度也越大。 ③在遭遇点,制导加速度和视线角速度迅速降为0,因此和目标不作机动、 有瞄准误差情况一样,导弹能命中目标。 (结合ppt中的图片) 11.两点法相对运动关系式 追踪法、平行接近法、比例导引法的弹道特性分析 追踪法:导弹的绝对速度始终指向目标,相对速度总是落后于目标线,不管从哪 个方向发射,导弹总是要绕到目标的后面去命中目标,这样导致导弹的弹道较弯曲(特别在命中点附近),需用法向过载较大,要求导弹要有很高的机动性。 平行接近法:①直线弹道,当目标以不变航迹倾角作匀速直线运动,导弹作等速运动,则是一常数.即导弹轨迹是一条直线。当目标不作机动条件下,导弹初始前置角ΦM为,时,导弹将沿直线弹道与目标同时到达遭遇点,即导弹命中目标无须机动。②机动弹道,每一时刻对应一个瞬时遭遇点,瞬时遭遇点在空间的位置是不断变化的,导弹速度向量在每一时刻都指向瞬时遭遇点。 比例导引法:可得到较为平直的弹道,满足收敛条件时,弹道前段比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我是一名原创力文库的爱好者!从事自由职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