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捣练图》看唐代工笔的色彩观.docVIP

从《捣练图》看唐代工笔的色彩观.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捣练图》看唐代工笔的色彩观.doc

从《捣练图》看唐代工笔的色彩观   《捣练图》之美不知多少人为之倾倒。当年去波士顿博物馆原为一睹芳容,可惜机缘不巧,未能与之相见,心情恨恨不得平。不想辗转几年,到了2012年竟在上海博物馆“翰墨荟萃”特展中见了芳踪,心情之波澜岂是个“心绪难平”就能解释的?真是梦里寻她干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国宝重现,佳人难得。灯下,伊在展柜内静静相待,我伏在玻璃上屏气细看,生怕惊了千年之外的画中佳人。《捣练图》原是中国唐代张萱的一幅经典的工笔重彩,表现的是唐代贵族妇女日常捣练缝衣的场面。原作巳无缘得见,今天我们能一窥盛唐端倪,真是要重重地感谢宋徽宗。   赵佶摹张萱《捣练图》被公认为忠实地反映了唐代工笔人物绘画的代表作,原属圆明园收藏,后散落民间,几经转手,辗转到了美国波士顿博物馆。若读宋史,诸家一定不会说赵佶是个好皇帝,可他却又是中国艺术史上不世出的天才艺术家。以至于后世人咏叹:“做个画家真绝代,无奈命薄做君王。”   我们已经很难想象他当时看到张萱原作时的心情,但透过他对原画尽心尽力的摹写不难看出他对此作的喜爱程度。这种喜爱已经超越物质的占有,而是一种文化精神的升华,更有对盛唐气象的追摹与感叹。通过这幅《捣练图》,我们可以跟着他的摹写去读盛唐的繁华与闲适。   唐代工笔绘画的气象格局是恢宏开放的,所以在绘画上的色彩丰富而斑斓,用色极为大胆,表现出一种对比强烈的大开大合,有一种纯粹的热烈在里面。《捣练图》是赵佶眼中的张萱,是张萱眼中的大唐。我通过《捣练图》看到了赵佶,看到了张萱,也看到了盛世大唐的颜色。在艺术实践中,绘画中的盛唐气象也是我们倾心追摹的品质之一,唐代文化多元而兼容并蓄,绘画的色彩更是绚烂而多彩。   捣练是一种整理丝制品的工作。古代用双丝织一种很细致的丝织品,称之为“缣”。缣带有原始的黄色,需经过煮熟并捣练之后方才变白。这种煮熟并使之洁白的过程,就称为“捣练”。   《捣练图》长卷式画面共描绘了12个人物形象,是按劳动工序分成捣练、织线、熨烫三组场面。第一组四人以木杵捣练;第二组两人,一人坐地理线,一人坐于凳上缝纫;第三组是熨烫的场景,还有一个年少的女孩在布底下窜来窜去。整体来看,人物形象生动,姿势各异,神态自如,关系处理协调而呼应自然。   盛唐是一个色彩开张的朝代,色彩在生活中备受需要。身处炫丽的唐宫,浓彩更是无处不在。《捣练图》中的人物,衣饰色彩柔和,艳而不俗,朱红、绯红、橙黄、草绿等交相辉映。裙薄如蝉翼,以极细的笔触勾画出衣裙上织印的花纹。细细看来,一层层衣服竟是可以一件件穿上去的,赞叹!曾有人用了“工细妍丽”四字评价,我认为,在此之上再加上“妙笔化俗”才更有趣。   画面表现的是唐宫里女工的工作日常。自古民以食为天,人物的健硕丰腴,说明唐宫的伙食不错。执绢的人身体后仰着力,熨练的人认真专注,可见劳动带来的智慧和欢喜。我在江南乡下、丽江古城见过民间的纺织洗练,无论是阿妈、小妹,工作时也均是仪容端丽地沉浸在工作的欢喜中,生活的气息扑面而来。人在世间行走,为了生计工作奔忙,始终在苦乐中循环,帝王土豪亦如是而不能免俗,不过是分工的不同,但就是这种俗世的风情,在张萱笔下的色彩与线条铺陈中,竟成为经典。   《捣练图》的整个色彩构成丰富而和谐,呈现出一种内在的张力。朱红、绯红、橘黄、翠绿、石青、草绿、米黄、白,数种色彩交相辉映,呈现一种富丽堂皇而雅致自然的气氛。整体用色丰富,但局部用色纯粹,红色的衣服大多用大红打底配藤黄、赭石或胭脂,再用朱砂、朱膘罩染,这样的效果使得,同样是红色,但捣练者的红色上衣呈现出浅红、深红、粉红、暖红与橙红各种层次。由此可见,这一时期的唐代工笔人物画通过对水色的运用,已经开始追求复杂的层次,从而摆脱了单纯的色彩平涂,形成了唐代色彩艳而不俗、富而不骄的色彩风格。   唐代的绘画作品绘制于绢上,色彩大多使用矿物研磨的颜料,画面色彩鲜艳。绢上使用矿物重彩石青、石绿时会因色厚而浮于表面,聪明的画家用湿的生宣纸或棉花搓捻成小团,慢慢把颜色“墩”入绢丝纹理之中,使画面色彩薄而厚重。至于传统的中国线条,更是利用得淋漓尽致!细劲圆浑、刚柔相济的墨线不仅勾勒出画中人的盛唐形象,更在多层而不同的布料表现上独领风骚。唐锦、轻纱、细布、轻麻都在笔下张显着个性,完全不拘泥于程式,只为了更接近更纯粹的表达。   千年之后,通过《捣练图》,我们有所感,也有所悟,并力图把这种感悟应用到实践中去。在作品《长生殿》中,我们重现了唐朝诗人白居易在《长恨》歌中“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的情景。   在构思中,我们完全抛开皇帝宠妃的身份,还原到人世间最简单的情侣。暖光透过唐宫里高高支起的窗子照在深深的大殿,夫妻就那么在这束暖阳下研究着《霓裳羽衣曲》。画面的主调是红色和黄色,营造出一种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