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学解决方案.ppt

  1. 1、本文档共8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地球;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大地水准面:设想当海洋处于静止平衡状态时(即没有波浪、潮汐、水流和大气庄变化等引起的扰动),把71%海平面(假设静止不动)延伸到大陆内部的水准面。;24节气歌:;;二、地球的圈层;体积占地球的总体积的0.8%,质量为0.5%;地幔: 上地幔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岩浆的主要发源地,此外,岩浆侵入、火山喷发、地震和板块构造也多发生于此。;岩石圈:软流圈以上的上地幔部分和整个地壳,火山和地震形成及基地。;地核:温度、压力和密度很大 ;地球的圈层结构;第二章 地壳;矿物的判别依据: 1)颜色: 2)条痕: 3)光泽 4)节理:在外力作用打击下,矿物沿某个或多个结晶方向规则化裂开的性质,是鉴别矿物的主要依据之一。 5)硬度: ;矿物:单质、硫化物、氧化物氢氧化物、氯化物和含氧盐;※2.2 三大岩石 1、岩石:造岩矿物按照一定的结构集合而成地质体是地质所用的矿物,又是地质作用的对象,是构成地壳和地幔的主要位置。 ;2、分类: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一)岩浆岩 1)岩浆:是地壳深部或上地幔上部局部地段存在的一种炽热而富含挥发分的粘性硅酸盐熔融体。 2)岩浆的活动方式:喷出作用和侵入作用 3)侵入作用:位于地下深处的岩浆向着地表上部温度降低和压力减小的方向移动,并在地表中的不同深度凝结成各种大小不同的固体岩体的过程。 ;4)产状:是指岩体的形状、大小、与围岩的接触关系,以及形成时期所处的地质构造环境。 岩基和岩株。;5)主要成分:Sio42-(熔融),其次为金属硫化物、非金属氧化物和挥发组(H2O、CO2、CO、H2S、NH4) 6)岩浆岩构造:指组成岩石的矿物及其集合在空间上的排列,配置和填充上所反映出来的岩石的外部特征。块状、气孔状、流纹状。 7)分类: a 化学成分:超基性岩(SiO245%);基性岩( SiO2:45-52% );中性岩( SiO2:52-65% );酸性岩( SiO2:76.5% ); ;类别; b 、产状:深成岩、浅成岩和喷出岩。 浅成岩:是岩浆在地下,侵入地壳内部3-1.5千米的深度之间形成的火成岩,一般为细粒、隐晶质和斑状结构; 深成岩:是岩浆侵入地壳深层3千米以下,缓慢冷却相成的火成岩,一般为全晶质粗粒结构; 喷出岩(火山岩):在火山爆发岩浆喷出地面之后,再经冷却形成,所以又名喷出岩,由于冷却较快,所以一般形成细粒或玻璃质的岩石。 ;岩床;c、构造;(二)沉积岩: 1)定义:在地表和接近地面的常温、常压条件下,原有岩石经过风化剥蚀,在原地或经过搬运到不同的环境的地方沉积下来,再经过固结而形成的岩石。 2)形成过程:压固作用-----胶结作用----重结晶作用。 3)化学成分:SiO2,Al2O3,Fe2O3,CaO,K2O;4)沉积物依据其成因与性质可分为: ①碎屑沉积物:砾、砂、粉砂、黏土 ②化学沉积物:氧化物、硅酸盐等 ③有机沉积物:泥炭、珊瑚礁等 ;4)沉积岩的构造: (1)层理构造:是区别于其他岩石的最主要标志(水平层理,倾斜层理和交错层理); ;(2)层面构造:风、水和沙的痕迹;(3)结核:;5)沉积岩的结构;(三)变质岩;① 温度 引起变质作用的主要因素,提供变质作用所需能量。 引起岩石温度升高的主要原因: 岩浆侵入作用使围岩温度升高; 地壳岩石进入深部时,由于地热增温而升温; 由深部热流上升带来的热量使岩石升温; 岩石遭受的动能转化而成的热量使岩石升温,效果有限。;② 压力 压力也是变质作用的重要因素,根据压力性质分为静压力和动压力。 静压力:又称围压,是由上覆岩石的重量引起的压力,具有均向性,有助于缩小岩石的体积,增大岩石的密度。 动压力:由构造运动产生的定向压力,使岩石在不同方向上产生压力差,对变质作用具有重要意义。;;2)变质类型: (1)接触变质作用;(2)动力变质作用(断裂变质作用) (3)区域变质作用 (4)混合岩化作用 ;(4)3大岩石之间的关系;(1)岩浆岩:由超基性-----酸性,颜色由深变浅,常见的酸性侵入作用的花岗岩和基性喷出的玄武岩,常见于地质历史上岩浆活动剧烈山地和丘陵地带。 (2)沉积岩:具有典型的层理结构,常见有页岩、砂岩和石灰石,常见于地壳相对于缓和的平原、丘陵和盆地。 (3)变质岩:特殊的片理结构,常见岩石是大理石,多见于受多期岩浆运动和地壳运动影响的古老山区。;※2.3 构造运动和地质构造;水平构造: 水平岩层虽经过垂直运动而未发生褶皱,仍保持水平或近似水平的产状。 ;②倾斜构造: 岩层经构造变动后层面与水平面形成夹角。 描述岩层产状要素: 走向(strike);倾向(dip)和倾角(dip angle)。 走向:走向延伸的方向。 倾向:倾斜线在水平面上投影所指的方向,只有一个(relationshi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我是一名原创力文库的爱好者!从事自由职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