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ata__天下月刊_与中国现代文学的英译_ 谈到 归化,异化.pdfVIP

iData__天下月刊_与中国现代文学的英译_ 谈到 归化,异化.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1年 第2期 No. 2 2011 23 中国现代文学的肇端一般定为 1917年初胡 适发表的《文学改良刍议》和陈独秀发表的《文 学革命论》。由此,以决绝的反传统思想为动因, 兴起了反对古文提倡白话文、反对旧文学提倡新 文学的白话文运动。有所反对,必然也就有所倚 重,文学青年们纷纷向西方寻求新的表达手段。 翻译西方文学著作成了中国现代文学的根本任务 之一。胡适把“翻译西洋近代和现代的文学名 著”作为新文学运动要做的两件事情之一(胡适, 1998:135)。梁实秋认为,“翻译一事在新文学运动 里可以算得一个主要的柱石。”(梁实秋,1998:37) 在具体的翻译观上与梁实秋针锋相对的鲁迅,同 样深谙翻译的重要性,早期致力于翻译介绍外国 文学作品,并进而把翻译和欧化的文学创作样式 当作“改造国民性”的手段。 以上观点都是关于外译中的“进口式”翻译, 但是,在同一时期,很少有人提及中译外的“出口 式”翻译。在实践上,后者也远远少于前者。推其 原因,大概有三点:其一,新文学运动尚处于草创 试验阶段,其作品的经典性有待于读者群体的(包 括域外读者群体的)接受;其二,从向外输出的角 度来说,中国当时还没有培养出一批中外文语言 和文学功底足够好、并且愿意从事对外翻译的译 者队伍;其三,时代还没有对中国现代文学向外输 出提出迫切的要求。中国现代文学的外译相比创 作在时间上有所滞后,也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选择淘汰,有着中西文 化双重背景的新文学运动推出了群星灿烂的作家 群体,产生了一大批诸如鲁迅的《狂人日记》和 《阿 Q正传》这样的经典作品。另外,从清末开始 的中国学生留学热潮,培养了一大批中外文俱佳 的学术人才。他们从早期在工具性层面效法西方, 逐渐转向西方文哲思想的领域,不再仅仅停留于 喊口号、造运动的狂热阶段。他们具备深厚的中 西方文化修养,可以担当对外翻译的任务。到 20 世纪 30年代,特别是日本侵华战争的爆发,中国 民族危机日益严重,中国的知识分子以及同情中 国命运的西方人,希望把中国的真实状况告诉世 界,获得国际支援。因此,把带有鲜明时代烙印的 现代文学译介出去,就成为可能而且必要的事情 了。在这方面,《天下月刊》适时地担当了文化交 流的使命,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翻译经验和成果。 1. 《天下月刊》中的英译 《天下月刊》(以下简称《天下》,英文名 T’ien Hsia Monthly)是民国中山文化教育促进会资助创 办的一份英文杂志,创刊于 1935年 8月,至 1941 年 8、9月间,因太平洋战事而停刊,共发行 56期。 该刊主要有两个栏目。“专论”(Articles)栏刊登 文史哲各个方面的研究文章,主要向西方介绍中 国文化。“译文”(Translations)栏刊登了大量中 国古代文学和现代文学的英译,尤以后者为主,开 启了中国现代文学英译的先河。 《天下》刊登的现代文学英译作品体裁众多, 风格多样,内容广泛,以有限的选目大致反映了中 国现代文学的总体面貌。诗歌部分以新月诗派的 作品为主,多是一些唯美、恬淡、抒情的短篇。小 说篇目最多,其中与当时抗日救国的时代背景有 《天下月刊》与中国现代文学的英译* 彭发胜 合肥工业大学 摘 要:对内翻译是“五四”时代中国文学的根本任务;对外翻译中国现代文学则是三、四十年代的时代吁求。《天下月 刊》应运而生,刊登了体裁众多、内容丰富的中国现代文学英译作品。能够与作家直接交往,对时代状况的感同身受,是译 者们的难得优势。他们在翻译中一般采取以流畅的归化翻译为主、以新奇的异化翻译为辅的策略,让新奇的意象与专名纳入 流畅的英文之中,潜移默化地传达给译文读者,实现了翻译的传播功能。 关键词:中国现代文学;英译;归化;异化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3X (2011) 02-0023-06 中 国 翻 译 Chinese Translators Journal 24 关的作品所占比例最大。以下是分类篇目,主要以 英译刊出时间为顺序。 诗歌 13首:邵洵美《蛇》(Serpent)、《声音》 (Voice)、《昨日的园子》(The Garden of Yesterday), 闻一多《死水》(The Dead Water),卞之琳《还 乡》(The Return of the Native)、《一个和尚》(The Monk),戴望舒《我底记忆》(My Memory)、《秋蝇》 (Fly in Autumn),李广田《旅途》(A Journey)、《流 星》(The Shooting Star),梁宗岱《回忆》(Souvenir)、 《晚祷》(Vespers),徐志摩《偶然》(Chance

文档评论(0)

ganqlud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