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调技术7-1.2.3分析.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章、勾芡;第一节、勾芡的作用与质量标准 ;一、勾芡原料的种类 淀粉是勾芡用芡汁的主要原料,广泛存在于玉米、豆类、大米、小麦、甘薯马铃薯等原料中。他们因品质不同,烹调应用范围也不同,应根据其特性在烹调过程中灵活运用。其中菱角淀粉是所有淀粉中质量最好的淀粉,绿豆淀粉和豌豆淀粉是淀粉中的上品,玉米淀粉是最普遍、用量最大的一种淀粉。 ;二、勾芡的作用 1.使汤汁浓稠,增加菜肴滋味 菜肴在烹调时,为了使主配料受热均匀,使固体调味品溶解,一般都要加入一些鲜汤、水和液体调味品,同时,原料受热后也会从其内部溢出一些水分,这些汁水汇合成菜肴的汤汁,勾芡后,随着汤汁浓度的改变,汤汁与原料就能够很好的交融在一起,这样既增加了菜肴的滋味,也增强了汤汁的浮力,使原料易漂浮与汤面,增强了菜肴的美感。 ;2.增加菜肴色泽与光亮度 部分原料的原有色泽不易改变,勾芡后,汤汁包裹于原料外表,便可使菜肴呈现出不同的色泽,此外淀粉本身具有旋光性,使菜肴具有更好的透明性和光泽度。 3.减少营养成分的损失 菜肴在烹饪过程中,原料内部的营养成分由于加热会溶于汤汁中,勾芡后,这些营养成分就会一起粘附在菜肴表面,减少了营养成分的流失。 ;三、勾芡的质量标准 1.均匀一致 勾芡后,汤汁应稀稠均匀,浓度一致,不能出现疙瘩的现象。 2.稀稠适度 芡汁的浓度应根据不同的烹调方法和具体的菜肴来确定,稀稠一定要合适。 3.数量适宜 勾芡数量的多少,应以菜肴的烹调方法来确定,如爆炒类菜肴勾芡要少,烧、扒类菜肴勾芡要多,烩菜、汤之类的则更多。 ;第二节、勾芡的种类和调制方法;3.流芡 流芡芡汁较稀,适用于烧、扒类菜肴,增加菜肴的滋味和光泽,比如红烧鱼、扒广肚。 4.米汤芡 米汤芡芡汁稀,适用于烩,增加汤汁浓度,比如酸辣汤。 ;二、芡汁调制方法 1.单纯芡汁 单纯芡汁又称水粉芡,调制方法就是将粉芡加水调制均匀即成。 2.混合芡汁 混合芡汁又称调味芡汁、对汁芡、碗芡。调制方法是在烹调前,先把菜肴所需的各种调味品和温粉芡、水或鲜汤一起放入碗中调好即可。 ;第三节、勾芡的方法与要求;2.推搅法 即将淀粉淋入锅中后,用手勺推动或搅动,使其与汤汁原料融合。 3.浇淋法 即将烹制好的菜肴装盘,另起锅加入汤料或用原汤汁制成芡,浇淋在菜肴上的方法。 ;二、勾芡要求 1.掌握好勾芡时间,一般在菜肴九成熟进行。 2.勾芡时,菜肴中油不能太多。 3.菜肴汤汁要适当。 4.菜肴在勾芡前,应先将口味、色泽调好,然后在淋入芡。 ;;;;;;;;;;;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