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7.参考《从“重述神话”跨国联合出版项目谈起》(《中国比较文学》2007.03)、《重述的误区——苏童《碧奴》批判》(《中国比较文学》2007.02),结合经典、经典化、经典的重述等理论问题,综述分析中国神话的当代叙事,或者选取一个个案分析阐述自己对于经典重述
问题的理解与看法。
经典相关理论
经典定义:
《现代汉语词典》、《辞海》、《辞源》、《尔雅·释诂》、《后汉书·蔡邑传》、刘勰《文心雕龙·宗经》
陶东风《文学经典与文化权力(上)———文化研究视野中的文学经典问题》
回到经典重释经典———关于20世纪中国新文学经典化问题 黄曼君 文学评论2004(4)
文学经典建构诸因素及其关系 童庆炳
文学经典的建构及其在当下的命运 刘晗
现代文学经典:症候式分析 蓝棣之
从文学活动“四要素’看当前文学经典的重构 董希文 中州学刊 2007年7月
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 特雷.伊格尔顿
文学史中的经典建构 单永军2009年第4期
(得出,文学经典是那些在一定时期奉为典范、具有权威性的作家或文学作品,它往往承载着各种道理,具有穿越时代的价值观念、美学观念,它不是被某个时代的从头经典就永久地成为经典,它是一个不断地被建构的过程。)
经典、经典性与关于“经典”的论争 刘象愚 中国比较文学 2006年第2期
试论文化视野中的文学经典问题 杨庙平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4月
文化研究语境中文学经典的建构与重构 和磊 文艺研 究 2005年9月
现代文学经典:症候式分析 蓝棣之
从文学活动“四要素’看当前文学经典的重构 董希文中州学刊 2007年7月
(总结为文学经典的特性:①从其地位而言,具有典范性。决定其在文化场域中的影响广度与深度。很我时候一部文学经不成了一种文化代码符号,象征了其所在民族的思想文化内涵,其后述文本都会受其典范性的惠泽,有广阔的读者群,受众也有良好的文学审美基础。②从作者创作层面上,具有创造性。③主题具有丰富性(多重意蕴性),可从不同思想角度进行阐述。④审美艺术性强。⑤从读者接受层面上,具有无限可读性。包括历时性的和广阔的大众读者。⑥从跨时空而言,文本具有流动性。我们通常说一部文学经典其价值是永恒的,其存在是超时空的,其实归根结底它是与时俱进的。这种与时俱进的具体体现就是它能在不同的时空条件下,得到不同时代、地域的主流传播媒介的不断重构(可在不同时代加入当代元素进行经典重构)。
经典建构要素:
文学经典建构诸因素 童庆炳
试论文学经典化的外部因素 郭超 中国成人教育 2008年4月
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经典建构 陈学超 2007年1月
经典的解构与重建——经典、经典性与关于“经典”的论争. 刘象愚.中国比较文学 2006年第2期
试论文化视野中的文学经典问题 杨庙平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4月
(上文经典的内部特性加上文学作品成经典的外部特性①意识形态和文化权力的变动;②文学理论与批评的价值取向;③特定时期的读者期待视野;④传播媒介方式。)
经典讨论阶段:
佛克马、蚁布思《文学研究与文化参与》,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45—47页
陈太胜《国文学经典的重构———梁宗岱的中西比较诗学研究》
文学经典的重构与文学价值取向的转变 陶明东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11月
刘象愚.经典的解构与重建——经典、经典性与关于“经典”的论争. 中国比较文学.2006年第2期
(得出,文学经典在中国的讨论大致可分为两阶段:(1)1950-1970年代文学经典在高度集中的状态下确立(政治权力和文化意识形态标准)。(2)”。其目的都是寻求传统经典在当下的缺失问题,以便弥补。)→决定的经典重构的必然性。
传统经典在当下危机及其原因:
金元浦,陶东风.阐释中国的焦虑:转型时代的文化解读[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1·语言中心地位的旁落。2·文学经典的消费化趋势。
3·文学经典存在根基的消解。
大众文化语境中的文学经典再阐释 李芳
“文学经典”在今天到底处在一种什么样的状态?首先,从纵向的历时性角度看,文学的经典化是一个动态的不断接受和淘洗的过程.文学经典并非先在的存在,而是有其产生的社会、政治、历史、文化、接受等多方面的背景,它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正如所有的事物一样,文学经典也并非永恒的存在,必然有其建构、解构、重构的过程。其次,从横向的共时性角度看,“文学经典”是一个具有多重结构的统一体,其自身内部特质的规定性是它存在的基础。只有当文学经典的思想意组、艺术品质等方面具有了超越一般文本的特性时,才可以进入“经典”序列.而和文学经典有关的各种外部因素,如政治因素、经济因素、道德因素、社会典论氛围、读者接受群等,都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吊篮日常检查记录.doc VIP
- 16S401 管道和设备保温、防结露及电伴热.docx VIP
- 2025年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高考地理试题评价分析与教学反思理试题评价分析与教学反思.docx
- 2019人教版高中数学A版 必修第2册《第九章 统计》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0课标].pdf
- 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英语Unit 1 Happy Holiday教案.docx
- 建筑装饰设计基础第1章电子课件 .pptx VIP
- 心理健康教学课件:七年级上第1课走进心理健康课.pptx
- 天然气调压器切断阀介绍.ppt VIP
- 对外汉语时间教学.ppt VIP
- 《人造板工艺学》课件 第十三单元 生产工艺设计.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