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3第十五单元考点60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汇编.docx

必修3第十五单元考点60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汇编.docx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必修3第十五单元考点60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汇编

考点60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一、现代中国科技的发展(一)“两弹一星”1.目的:打破美、苏等国对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垄断。2.原子弹: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加强了中国的国防能力。掌握了核技术后,中国先后建成秦山核电站和大亚湾核电站,重视和平利用核能。3.导弹:1964年,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4.人造地球卫星: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二)载人航天从1999年起,“神舟”飞船在成功进行了4次无人飞行试验后,于2003年10月15日载着宇航员杨利伟升上了太空,飞行圆满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三)袁隆平与杂交水稻1.成就:1973年,袁隆平选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南优2号。2001年,他获得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意义:不仅大大提高了中国的水稻产量,也被认为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四)计算机和生物技术的发展1.计算机:1983年,中国成功研制出第一台每秒运算速度上亿次的计算机“银河—Ⅰ号”。2.生物技术:1965年,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在中国首次实现;人类基因研究取得重大进展。二、“双百”方针1.“双百”方针的提出[易错提醒] (1)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与新中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反映的是政治斗争的激烈,流派多且阶级阵线鲜明。“双百”方针中的“百家争鸣”主要体现在学术上,没有阶级的差别与对立,两者实质不同。(2)“百花齐放”与“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是指文学艺术的不同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百家争鸣”指科学上的不同派别,可以自由争论。具体来说,“双百”方针是提倡在文学艺术、科学研究领域,有独立思考和辩论的自由,有创作和批评的自由,有发表意见和保留意见的自由。2.曲折的年代3.文艺的春天三、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1.开基创业2.动乱中的教育“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各地大中小学一度停课,教育战线一片混乱。1966年夏,高考制度被废止。20世纪70年代初,高等院校开始招收“工农兵学员”,导致大学教育水平下降。3.教育的复兴  表现时间教育方针成就改革开放之初提出教育应优先发展的思想在教育战线全面拨乱反正,整顿教学秩序,恢复高考制度,倡导尊师重教20世纪80年代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1)基础教育:制定《义务教育法》(2)中等教育:实行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并举(3)高等教育:增设了一批新兴边缘学科专业,建立了学位制度;扩大了学校办学的自主权20世纪90年代(1)高等教育:国家着手实施“211工程”计划(2)社会教育:国家启动了“希望工程”(3)西部教育:国家出资支持西部一批高校建设,推动了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概念阐释] “科教兴国”战略“科教兴国”战略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现实情况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这个决策是1995年5月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中首次提出来的。它是指要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1.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重视科技发展,中国的科技取得了重大突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有了迅猛的发展,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农业、计算机与生物技术等领域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某些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够独立发射卫星的国家,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3.2003年“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返回地面。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4.袁隆平培育的杂交水稻大大提高了中国的水稻产量,被认为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5.“双百”方针符合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和科技兴旺的方针。6.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方针。7.教育发展经历了奠基、动乱中的教育到新时期教育的复兴,形成了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科教兴国”战略成为全国人民的共识。主题一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现代中国科技的发展1.图片探史——“两弹一星”的民族情怀《两弹一星》图探究 以“两弹一星”为代表的新中国高科技发展有何现实意义?答案 经济上,重大科技的发展为经济发展注入了科技因素;国防上,重大科技的发展集中在国防领域,有利于我国国防事业的发展;政治上,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国际上,以“两弹一星”为代表的重大科技成就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