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命题探究】中考政治抢分训练之“小题狂做”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doc

【命题探究】中考政治抢分训练之“小题狂做”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命题探究】中考政治抢分训练之“小题狂做”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

第四单元 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 1.2013年1月1日,新刑事诉讼法正式实施,新刑诉法首次确立了未成年人轻罪犯罪记录封存制度。该做法【 】 A.符合社会保护的要求 B.符合司法保护的要求 C.表明违法不一定犯罪 D.表明未成年人犯罪可以不受刑罚 2.“醉酒入刑”因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这项新罪名实施以来,酒后驾车呈现大幅下降趋势,这充分体现了法律的作用是【 】 A.教育 B.惩戒 C.保护 D.规范 观察右侧漫画,回答3~4题。 3.漫画中的行为,可能导致的结果是【 】 ①荒废学业,学习成绩直线下降 ②沾染不良恶习 ③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④拓宽知识视野,方便我们学习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面对漫画中现象,我们应该【 】 ①坚决不上网,远离网络 ②培养高雅生活情趣 ③增强辨别是非能力,远离不良信息 ④增强法律意识,做守法公民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5.当前,我国规范人们参加社会生活,遵守公共秩序的基本规则和主要法律是【 】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2012年12月3日,公安部指出,对“中国式过马路”典型案例将曝光亮丑。加大宣传力度,让人们为闯红灯的行为感到羞耻,让人唾弃,把按照红绿灯过马路形成一种自觉的习惯,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式过马路”的方式。根据材料,回答6~7题。 6.“中国式过马路”现象的曝出,表明了【 】 ①国人的规则意识淡薄,人们普遍缺乏法制观念 ②交通法的约束力不同于其他法律 ③人们珍爱生命的意识有待提高 ④交通法规不是靠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 A.①③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7.闯红灯的行为是【 】 A.犯罪行为 B.仅是不道德行为 C.一般违法行为 D.违宪行为 8.初中生思德的父亲因工伤住院治疗,老板却拒绝支付医疗费用。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无法支付诉讼费用,可思德同学一定要为爸爸讨回公道。他应该【 】 A.采用行政诉讼解决纠纷 B.通过刑事诉讼进行维权 C.找人上门要挟、恐吓 D.通过法律援助的途径进行维权 9.最近,劳动合同法修正案(草案)征集到55万多条意见,创造了我国有法案公开征求意见的最高记录。劳动合同法此番修正主要是对该法涉及“劳务派遣”的4个条款,旨在让劳动者更体面和有尊严。劳动合同法的修正体现了【 】 A.我国法律是由大众制定和认可的 B.法律是人民意愿的集中体现,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C.法律只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D.劳动合同法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10.自“禁烟令”实施以来,仍有人在公共场所“冒天下之大不韪”。对于这种人的行为,以下看法正确的是【 】 ①是缺乏社会公德的表现 ②缺乏法律意识 ③理应受到道德谴责 ④应追究其法律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1.2012年下半年,安徽省合肥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被告人薄谷开来、张晓军故意杀人案作出一审判决,认定薄谷开来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张晓军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有期徒刑九年。此判决结果告诉我们【 】 ①法不可违,违法就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③法律具有强制性,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④法律通过惩治违法犯罪来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2.包工头李某在广东惠州因拒不支付劳动报酬、制作假工资表煽动工人向项目部索要工资,被判处有期徒刑10个月。这说明因不承担责任而造成严重社会危害的行为必然受到【 】 A.民事处分 B.刑事处分 C.行政处分 D.治安处罚 13.2012年岁末,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走私犯罪集团首要犯罪分子赖昌星作出一审判决,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这说明【 】 ①法律是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 ②我国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③凡是违法行为必受到刑罚处罚 ④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4.从2013年1月1日零点起,被称为“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ranfan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