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条式太阳能热动力发电;条式太阳能发电站的系统组成与工作原理;2.电站工作原理
条式太阳能热动力发电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应用条形线性菲涅耳反射式聚光装置,将太阳直射辐射聚焦到塔杆顶接收器上,加热工质,产生湿蒸汽,再经过热,推动汽轮发电机组发电,从而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提出条式发电的原因,在于和槽式发电相比,可以有效的降低太阳能热动力发电站的比投资。;条形线性菲涅尔反射式聚光装置;另外一种理解就是,透镜连续表面部分“坍陷”到一个平面上。如下图:;设想将众多的条形平面镜中心轴按设定的型线排列,例如圆、抛物线或直线,采用跟踪装置使各条形平面镜的镜面跟踪太阳视位置,共同瞄准目标,同样可以达到聚光的目的。若其中心轴按圆排列,具有圆面反射聚光特性,若按抛物线排列,则具有抛物面发射聚光特性,若按直线排列,则具有线性菲???尔反射聚光特性。只是这种聚光不像抛物面镜那样,聚为一焦点或一焦线,而是汇聚在与条形平面镜宽度相关的焦面上。;2.条形反射镜的方位和镜面布置
条形镜的方位可以有两种布置方法,即水平东西向布置和倾斜南北向布置。这一点和槽型抛物面聚光器的布置具有相同或相似之处。
(1)水平东西向布置
;(2)倾斜南北向布置
如图所示为条形聚光装置反射镜阵列的倾斜南北向布置,倾角为当地地理纬度。通常将条形镜装设在倾斜支架上,也可顺地势坡度,利用自然条件的便利架设条形镜阵列。镜面做单轴跟踪。这种布置,可以增大条形镜阵列冬季和全年对太阳辐射的采集能量。阵列背端的固定反射镜,主要用于降低条形镜的安装倾角,以及在特定情况下将来自条形镜的反射太阳辐射做二次反射到接收器。;镜位布置设计
在条形聚光装置反射镜阵列中,每面条形镜的镜面相对于塔杆接收器,其镜面朝向位置称为镜位。理论上,条形镜的镜位存在两个可能的布置选择。这就是说,若阵列为水平东西向布置,则阵列中的每面条形镜,可以朝向南塔杆顶接收器反射,也可朝向北塔杆顶接收器反射。同理,若阵列为倾斜南北向布置,则阵列中的每面条形镜,可以朝向东塔杆顶接收器反射,也可朝向西塔杆顶接收器反射。;镜位布置设计的基本概念是,选定相邻塔杆中间部位的条形镜,令其镜面的朝向依次做相反布置,形成交叉反射,最后依据太阳入射角,由光迹追踪法确立全场条形镜阵列的最佳位置。由分析可知,当相邻条形镜之间的分割间距为镜面宽度时,相邻镜面之间不产生屏遮,从而可以收集更多的太阳辐射能。这就是说镜面交叉反射允许反射镜布置的更为紧凑,而塔杆的高度也就可以降低。这种设计概念,将大为减少镜面占地面积,节省投资。;3.条形聚光装置的主要性能特点
条形聚光装置的外形特征介于槽型抛物面聚器和定日镜阵列之间,而更接近前者,与前者相比有如下特点:
A.平面或微凹的条形反射镜面紧贴地面安置,镜架结构设计简易,造价低。B.镜面跟踪设计简易。C.条形聚光装置的聚光比为35~100,与槽型抛物面聚光器的聚光比相当。D.条形聚光装置的接收器为固定安装在塔杆顶,它与槽型抛物面聚光集热器相比,接收器之间无需采用挠性链接。此外条形镜面的反射太阳辐射,主要从下而上投射到塔杆顶接收器,更有利于在接收器中直接产生蒸汽。E.聚光装置的运行维修费用低。;塔杆顶接收器;2.玻璃真空集热管
这里专门设计的玻璃真空集热管,由两个主要部件组成,即加肋承压不锈钢管和双层真空玻璃管。加肋不锈钢管为吸收管,外层双层真空玻璃管,以便有效降低集热管的热损失。吸收管的设计可以是单端结构,也可以是U形管,目前的设计多采用单端结构,取其热性能更佳。双层真空玻璃管内、管外表面为选择性吸收面,吸收的太阳辐射能通过间隙传给吸收管。;工作原理
给水由汇流联管供给吸收管,经加热变成蒸汽,从同一个开口返回流出。为了使给水和产生的蒸汽更好的分离,并在同一出口处能够顺利完成汽水的循环流动,若接收器为水平布置,则吸收管必须保持有一定的倾斜度。为了强化传热,在吸收管上加肋片,从而有效降低玻璃内管与吸收管之间的导热热阻,提高换热效率。此外为了强化吸收管内工质的对流换热,在吸收管的开口处加装导流子,可以更好的集热。;真空集热管的热性能分析
(1)集热管的传热热阻
集热管的玻璃内管外表面吸收的太阳辐射能,通过4个串联热阻传递给集热管内的集热工质。
A.玻璃内管壁导热热阻;B.玻璃内管与吸收管之间间隙的换热热阻
玻璃内管与吸收管之间的换热,由肋片导热、通过间隙的对流和辐射组成。肋片导热包括圆周肋和径向肋片导热两部分,设圆周肋片厚度为0.5毫米,径向肋片厚度为0.2毫米,肋片长为4.5毫米,由分析可知,它相当于厚度0.2毫米,长7.5毫米的单一肋片导热。此外,由于玻璃内管与吸收管之间的间隙很小,而且之间的温差也小,因此对流和辐射换热相对较小,可以忽略。这样间隙换热只是肋片导热热阻为;C.吸收管壁的导热热阻;(2)集热管的传热温降
根据已有的实验研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PCB制造流程与解答.ppt
- 我的家乡——邯郸作文指导要点分析.ppt
- PCB训练教材解答.ppt
- PCB设计的可制造性解答.ppt
- CT检查方法解答.ppt
- 我的家乡六枝要点分析.ppt
- 食品机械———第一章物料输送机械与设备要点分析.ppt
- 项目三,任务五单相异步电动机的起动解决方案.doc
- 第3章冲模结构与设计解答.ppt
- PCB板如何正确的敷铜解答.ppt
- 2024年光储项目设计要点及消防安全分析报告.docx
- 大模型提示学习与思维链PPT.docx
- 大连院S-RHT®固定床渣油加氢处理技术.docx
- 高盛 -电网转型:从周期性过渡到结构性成长;可再生能源消纳和人工智能是两大利好因素(摘要) 20240120.docx
- 上海与杭州遗产捐赠的探索性研究.docx
- 2025年有色行业年度策略报告:金铜共舞,拾级而上.docx
- 地球偿付能力 -寻找我们与自然的平衡 Planetary Solvency–finding our balance with nature -Global risk management for human prosperity.docx
- 使用血液系统自我评估(BSS)工具识别血液服务障碍指导文件 -血液系统自我评估.docx
- 碳氢化合物冷却液与服务器材料以及健康环境的兼容性研究.docx
- 银行业2025年信用风险展望-双宽松下稳中求进“内外兼修”和而不同 -大公国际.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