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学案学生版汇编.docVIP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言文阅读学案学生版汇编

文言文阅读学案(学生版) 编写人:沈泱 修订人:张丽 班级: 姓名: 一、教学目标 1.识记 A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2.理解 B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此类活用。 (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3.分析综合 C (1)筛选文中的信息;(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4.鉴赏评价 D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教学重、难点 积累古代文化知识,提高学生对文言作品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过程 考点解读(参见教师版p23) 真题热身(教师版p23~p28,学生版p17~p18) 总结方法(教师版p26,学生版p19) 考点一 文言文断句(教师版p28,学生版p21) 教学目标:明确断句思路,掌握文言文断句基本方法 教学过程: 一、趣味断句 女婿:七十老翁产一子人曰非是也家业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干预 后妻:七十老翁产一子人曰非是也家业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干预 二、感悟断句 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 1、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2、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 3、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三、总结断句思路(教师版P28,学生版p21) 四、归纳总结断句的基本方法((教师版p28,学生版p21)) 方法补充: 7.特殊句式掌握住,固定结构莫拆散 记住下面几种文言文的习惯句式,如:“何……之有” (宋何罪之有?);“如……何”(如太行王屋何?); “唯……是……”(唯余马首是瞻);“非唯……抑亦……”(非唯天时,抑亦人谋。);“不亦……乎”(不亦说乎?);“何……之为”(秦则无礼,何施之为?);“无乃……乎(无乃不可乎?);“可得……欤”(可得闻欤?);“得无……乎”(得无异乎?)等,可以帮助断句。 记住文言文习惯上较为固定的词组,不要把它们拆散,可以减少断句失误。如“有所”“无所”“有以”“无以”“以为”“何所”“孰若”“至于”“足以”“得无”“无乃”“何以”“于是”“然则”等。 8.词性词义要精研,语法结构帮助判 古人不知道语法结构,只是凭着模糊的语感去断句。我们可以利用语法知识,对文言文的句子进行语法分析,根据语法分析确定该如何断句。文章中有些词语是属上还是属下,有时难以断定,而当运用语法知识划分主、谓、宾时,则容易解决。 同现代汉语一样,文言文中主语和宾语一般由名词或代词充当,谓语大多数是由动词充当,而谓语又是构成句子的核心,我们只要抓住谓语动词,根据动词位置及和前后词语关系,进行推断,就能提高断句准确率。比如北京卷中的“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两题,找到动词“亡”“入”“吊”“将”“归”“贺”,根据语法知识,仔细分析,便不会将“入”之后的处所“胡”断为“胡人”,将“将……而归”误断为“归人”。? 另外,主语之后一般不断句(“……者……也”式判断句的主语之后应断句)。谓语之后如果没有宾语、补语就要断句;如有宾语、补语一般不断句,但“曰”“云”“言”等字作谓语时,要和它的宾语断开。宾语之后一般应断句,定语和其修饰的中心词之间一般不断句。文言文语序和现代文语序基本相同,即主语在前,谓语、宾语在后,修饰语—般在中心词前。如掌握了文言语序规律,就会为准确标点文言文奠定基础。可见,语法分析能够帮助准确断句。 五、课堂检测 1、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而无告者也 2、太宗曾罢朝怒曰会杀此田舍汉文德后问谁触忤陛下帝曰岂过魏征 六、总结解题流程(教师版p31学生版p23) 七、课后作业 练习册 题组一 对点练 题组二 综合练 考点二 识记常见的文化常识(教师版p36学生版p23) 教学目标 ?1.基本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2.与古文阅读联系紧密的文学常识,如古代授官、称谓等 3.对古代文化常识的理解与识记 教学过程: 学习教材上介绍八种巧计方法 理解识记教材中的文化常识(教师版p45 学生版p26) 课堂检测(教师版p37学生版p25) 补充重要的文化常识 (一)文史典籍: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史记》、《尚书》、《礼记》、《易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