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题4 平衡移动原理
[高考导向]
学科内重点热点分析◆
所有的动态平衡在本质上都是一致的,都是在正向变化速率与逆向变化速率相等时,正逆变化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当外界条件发生变化时,这种平衡的条件被打破,平衡将发生移动,再在新的条件下建立起新的平衡。平衡移动原理不仅适用于化学平衡体系(包括化学反应平衡、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盐类的水解平衡、难溶物的溶解平衡等),它更是自然界中一条普遍规律,对所有的动态平衡它都是适用的,也适用于物理平衡,如水的三态变化: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有利于水蒸发为气态;降低温度,平衡向放热方向移动,有利于水凝固成冰。但有一点必须注意:这个原理只能应用于平衡体系,不适用于非平衡体系。本专题的重点热点内容是:
(1)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2)平衡的特征与标志
(3)速率与平衡的关系
(4)平衡移动方向的判断与应用
(5)图象的识别与应用
跨学科重点热点分析◆
(1)应用平衡运动原理解释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中的某些现象
(2)应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某些日常生活、生产中的事实和现象
[学科内综合能力测试例释]
【例1】将等物质的量的A、B、C、D四种物质混合后,发生如下反应:
aA+bB cC(s)+dD,当反应进行一定时间后,测得A减少了n mol,B减少了,C增加了,D增加了n mol,此时达到平衡。
(1)该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系数为:a= ,b= ,c= ,d= 。
(2)若只改变压强,反应速率发生变化,但平衡不发生移动,该反应中各物质的聚集状态分别是:A ,B ,D 。
(3)若只升高温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四种物质其物质的量又达到相等,则该反应为 反应(吸热、放热)
【解析】(1)反应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系数之比等于各物质的物质的量的变化之比,因此有下列关系:a︰b︰c︰d=n︰︰︰n=2︰1︰3︰2,所以a=2,b=1,c=3,d=2
(2)由于压强改变,反应速率发生变化,但是,平衡并不发生移动,说明此可逆反应中有气体参加且反应物中和生成物中的气体物质的量相等,结合方程式的系数我们可以得出:A和D为气态,B为固态或液态(最好不要填非气态,因为物质的状态除了气态、液态、固态外还有等离子体等其它状态)。
(3)由(1)可知:在上述温度下,等物质的量的四种物质反应时,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A和B的物质的量在减少,而C和D的物质的量在增加,汉温度升高后,四种物质的物质的量又重新相等,说明升高温度该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因此正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
【答案】(1)2,1,3,2 (2)A和D为气态,B为固态或液态 (3)放热
【例2】二氧化氮在加热条件下能够分解成一氧化氮和氧气。该反应进行到45秒时,达到平衡(NO2浓度约为0.0125mol·L-1)。右图中的曲线表示二氧化氮分解反应在前25秒内的反应进程。
(1)请计算前20秒内氧气的平均
生成速率 。
(2)若反应延续至70秒,请在图中用实线画出25秒至70秒的反应进程曲线。
(3)若在反应开始时加入催化剂(其他条件都不变),请在图上用虚线画出加催化剂后的反应进程曲线。
【解析】理科综合提供的原始材料很多都是以数据、图形、图表、图像的方式呈现的,这就要求学生具备分析处理数据,观察图形、图像发掘其中的隐含信息,并按内在联系,抽象归纳逻辑地统摄出规律的能力,学会将数据、图像信息转换为文字信息或将文字、数据信息转换成图像信息,以具备较强的信息转换能力。
(1)根据图中曲线可知前20s内NO2的反应速率为,再根据化学方程式2NO2 2NO+O2 推知O2的反应速率为NO2的一半,即
(2)由题中信息可知,此反应在45s时达到平衡,因此在45s前NO2的浓度在逐渐减小,至0.0125mol·L-1,在45s后浓度不变,其曲线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
(3)在其它都不变的情况下,加入催化剂只能加快反应速率,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但不能平衡的状态,即达到平衡时的各物质的浓度保持不变。表现在图象上应与上一条曲线在点(45,0.0125)处相交。
【答案】(1)
(2)图中实线
(3)图中虚线
【例3】(1)在实验室中作小型实验:把物质A、B按一定比例充入一个表面积为300cm2的圆柱形容器中,使压强为P,然后将整个体积用加热器加热到280℃时,发生如下反应:
若平均每分钟生成0.5mol的C,容器表面向外散热速率平均为400J·min-1·cm-2,为了维持恒温280℃,平均每分钟需用加热器向容器提供多少kJ的热量。
答 。
(2)若针对(1)的小型实验扩大为工业生产:将反应器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断层解剖学试卷汇编.doc
- 断桥铝合金窗知识汇编.doc
- 新NE公司案例分析重发汇编.doc
- 走进纸的王国选编.ppt
- 新《操规》汇编.doc
- 走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选编.pptx
- 新《环境保护法》解读汇编.doc
- 新七下地理期中复习资料汇编.doc
- 做功的快慢课件(沪科版八年级)选编.ppt
- 新七种质量工具汇编.pptx
- 2026届高考数学总复习(第1轮)基础版第50讲 直线的方程.pptx
- 《关于组织开展能源领域氢能试点工作的通知》解读及对策.docx
- 二年级数学奇妙的动物世界跨学科项目化学习设计.docx
- 高一美术传承与创新中国近现代美术思政融合课教学设计.docx
- 2025年湖北省省直辖行政单位选调生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综合能力测试题带答案.docx
- 2025年温州医科大学仁济学院单招语文测试模拟题库附答案.docx
- 2025年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语文)测试模拟题库附答案.docx
- 2025年湖北省咸宁市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职业能力倾向测验)题库及答案1套.docx
- 2025年温州大学单招语文测试题库有答案.docx
- 2025年湖北省荆州市单招语文测试模拟题库a4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