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欧阳友权:网络文学要有标杆和底线汇编
4月24日,首个国家级网络文学研究基地“中国作家协会网络文学委员会中南大学研究基地”挂牌成立,被称为网络文学的“国家智库”。《湘江周
刊》就此对话基地主任、首席专家,中南大学教授欧阳友权——也是暮春时节,他每晚敲着一台586老式电脑,追bbs上“痞子蔡”的《第一次亲
密接触》。那是1998年。又是暮春时节,18年前他与网络文学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已开出中国网络文学研究领域的一树繁花:由他率领的中
南大学文学院网络文学研究团队,为中国网络文学学科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4月24日,由中国作协网络文学委员会、湖南省作协、中南大学联合设
立的“中国作家协会网络文学委员会中南大学研究基地”挂牌成立,他出任基地主任、首席专家。一位浸润在传统文学经典中的精英学者,为何对曾被
称为“野路子”的网络文学情有独钟?面对当下网络文学的火爆市场,他又有着怎样冷静的思考?4月26日,《湘江周刊》记者与中国网络文学研究
学科的奠基人、中南大学文学院教授欧阳友权就此展开对话。网络文学的火爆已超出我的想象湘江周刊:上世纪90年代末,网络文学刚刚萌芽,是什
么促使您关注并研究它?为何您一开始就特别重视组建学术团队,带动一批年轻学者参与?欧阳友权:1995年上网还很麻烦,但网络这个新事物很
吸引我。一些文学网站比如“榕树下”聚集了李寻欢、安妮宝贝等一批网络写手,我经常去,记得火爆时“榕树下”一天上传了5000篇文章。19
98年我在bbs上追“痞子蔡”的《第一次亲密接触》,觉得这部网络小说比一些专业作家的作品更有生气,没想到一位工科生有这样的想象力。当
时我被中南工业大学作为文科领域专业人才引进,正在筹备中文系。学校有工科背景,对前沿技术比较重视,我想它的文科必须找到一个新的学术增长
点,做出自己的特色。文学与网络的联姻,将给中国文学的整个格局带来怎样的变化?我想这是很有挑战性的跨学科新领域。1999年,我发表了网
络文学研究的第一篇文章《网络文学的五大特征》。1999年到2000年,我花了3个月时间,扎实调研了100多家网站,搜索每部网络作品的
点击率、读者评价等,下载的资料堆起来有半米高,2001年发表了《互联网上的文学风景——我国网络文学现状调查与走势分析》,文章转载率、
引用率很高,《新华文摘》选用,《人大复印资料》全文刊登。2005年我的专著《数字化语境中的文艺学》获得中国第四届鲁迅文学奖·文学理论
评论奖,是湖南零的突破。我强烈感到网络文学研究是大有潜力的学术处女地。一个人的力量有限,一定要培养研究人才,打造实力强大的学术团队。
我一有机会就跟年轻老师聊网络文学,大家也都有兴趣。前不久我们做了一个统计,十多年来,我们研究团队已出版5套网络文学研究丛书,有25位
教师发表网络文学研究论文250余篇,出版该领域著作43种。湘江周刊:当时您花这么多精力和时间投入对网络文学的研究,有没有被质疑?欧阳
友权:有一年,我去上海复旦大学参加纪念蒋孔阳先生的座谈会。一位大学老师很关切地对我说,你现在研究网络文学,值得吗?是不是浪费时间?很
有意思的是,不久前我去上海开会又碰到他,他对我伸出大拇指:网络文学还是你起步得早啊,占领了一个好阵地。今天网络文学的火爆已超出我的想
象,它已经是一个巨量的存在、绕不过去的话题,倒逼学术界关注它,研究它。湘江周刊:您这种敏锐的学术前瞻性源自哪里?欧阳友权:我想还是一
种创新思维,对新兴事物很敏感,有一种强烈的追根究底的好奇心。我记得小时候看到村里有人拉二胡,很新奇。后来我干脆自己动手做二胡。最麻烦
的是蒙在竹筒上的蛇皮,不能蒙得太紧也不能太松,我想尽了办法。我上大学时,家里墙上挂了10把自制的二胡,我尽情地拉了一曲才踏上求学之路
。IP开发过热,就容易产生泡沫湘江周刊:2015年到2016年,《琅琊榜》《芈月传》等由网络文学衍生的一批影视剧包括网络游戏爆红,网
络文学的IP开发越来越热,受到资本市场的强力追捧。您怎么看待当前这种现象?欧阳友权:目前中国网络文学生产量巨大,堪称浩如烟海。据说阅
文集团旗下每天有400多万签约作者为其写作,已经储存了上千万部小说。网络文学已占据泛娱乐IP产业链中的源头地位。网络文学的IP开发是
文化产品价值链的延伸,但如果开发过热,就容易产生泡沫。版权转让毕竟不是原创,只是一种复制。内容原创力薄弱,被市场所绑架,不是网络文学
发展的健康格局。过度市场化,被经济导向完全控制的网络文学能走多远?10年?8年?我不确定。因为它不是以文学质量的提升来创造高峰。文学
说到底还是一种精神产品,要能在历史的河床上沉淀下来。但这样的精品力作太少。现在一些当红的网络作家,哪怕住院躺在病床上也得上网更新作品
。长期如此下去,会过度耗散作者的想象力,有创造力枯竭的风险。湘江周刊: 中国网络文学发展还存在哪些您关注的问题?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