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杂营山隧道施工技术.doc
杂营山隧道施工技术
1.工程概况
1.1工程概况
杂营山隧道是云南国际铁路通道昆明至河口线玉溪至蒙自段内的一座单线隧道,其中心里程为DK96+707.5,隧道全长3495米,本隧道设计车速120Km/h,全隧采用曲墙(带仰拱)复合式衬砌,进口DK94+960~DK94+990浅埋段采用浅埋地震设防衬砌,DK95+190~DK95+285穿越杂营山2#活动断层段,DK96+560~DK96+640穿越营和村活动断层带,DK98+300~DK98+455穿越黑泥地活动断层段采用活动断裂带地震设防衬砌。全隧均按新奥法施工,采用光面爆破技术、锚喷支护及湿喷技术。全隧设小避车洞86个,大避车洞兼电缆余长腔22个,绝缘梯车洞7个,变压器洞室1个,通信接地体一处。
1.2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
1.2.1地形、地貌
杂营山隧道通过地段属低中山剥蚀、溶蚀地貌,地面高程1310~1580m,相对高差约270m,地形起伏不平,自然坡度一般为20°~50°,局部较陡。植被较差,多为杂草。最大埋深约139m。
1.2.2地质构造
杂营山隧道上覆第四系全新统坡崩积体(Q4dl+col)块石土,坡残积层(Q4dl+el)黏土、红黏土、膨胀土及溶洞充填物(Q4co),下伏基岩为上第三系(N)泥岩夹砂岩,泥盆系中统曲靖组(D2q)灰岩、白云沿及岩溶化灰岩,时代不明侵入岩(m)闪长岩及断层破碎带(Fbr)中的断层角砾岩与断层泥。闪长岩沿断层带或节理裂隙呈不规则侵入,岩质较弱。洞身发育杂营山2#断层(F20-3-2)、营和村正断层(F20-4)及黑泥地逆断层(?F20-3),其中营和村正断层(F20-4)及黑泥地逆断层(F20-3)均为新活动断裂。隧道处于地下岩溶水季节变动带中,岩溶水及构造裂隙水丰富,岩溶强烈发育。地下水对混凝土无侵蚀。根据国家标准《中国震动参数区划图》,本标段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2g。
1.2.3气象
本标位于云南省的东南部,其气候的基本特征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西南季风的控制决定本区的特点,空气湿度显著增加,温度日夜变化幅度减少,伴随着云量雨量急剧增加,在6~9月间降水量明显增大且持续时间长,呈现雨季;冬季,干温空气的控制决定了本区的特点,湿度和温度显著减少,温度日夜变化幅度加大,伴随着云量雨量急剧减少,降水量较小。
1.2.4交通运输情况
通建高速公路及通建省道为本段提供了方便的外部交通条件,线路与323国道相伴,隧道离既有道路较远,修建施工便道,能满足施工需要。机械设备可运至施工现场,施工过程期间,沿线路主线修建施工便道,确保施工使用。
1.2.5通讯情况
隧道沿线各村庄均有程控电话接入,全段手机信号良好,施工时向当地通讯部门申请安装程控电话、传真机;主要管理人员、指挥人员、技术人员配备适量的移动电话,负责对外对内联络及信息传递。
2.施工原则
施工前软弱围岩现场进行认真调查、深入理解设计意图,根据不同地质情况编写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施工中严格遵守“重地质,管超前,严注浆,短进尺,强支护,勤量测,早封闭”的原则,严格执行隧道施工有关规定。
3.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案
本隧道Ⅱ、Ⅲ级围岩地段采用全断面法施工,Ⅳ、Ⅴ级围岩地段采用台阶法开挖。采用锚、网、喷初期支护,仰拱超前,拱墙一次衬砌,活动断裂带地震设防衬砌地段采用拱墙全环格栅钢架及拱部双层φ42小导管超前支护,洞内衬砌采用衬砌台车。施工时,进行隧道超前地质预测预报,认真做好测量工作。采用超前小导管或锚杆预支护,格栅钢架加强。
3.1洞身开挖与支护
洞身开挖采用新奥法施工。Ⅳ、Ⅴ级围岩地段采用台阶法开挖。Ⅴ级围岩浅埋段位于隧道入口,采用上下台阶法施工,超前地质预报,短进尺,弱爆破,早封闭,勤量测,确保施工安全。
施工作业流程:超前导管支护→上台阶开挖→初喷→安设格栅钢架→拱部径向锚杆→挂网→复喷→开挖下台阶→初喷→立边墙格栅钢架→边墙径向锚杆→复喷→下一循环。
3.1.1?Ⅳ、Ⅴ级围岩台阶法施工
Ⅳ、Ⅴ级围岩采用台阶法开挖,上、下台阶保持距离不大于1.5倍的开挖宽度,拱部预留沉降量5~10cm(根据量测做适当调整)。上、下台阶均采用凿岩台架配合人工手持YT-28凿岩机钻孔,光面爆破,非电毫秒雷管网络起爆。围岩松软地段采用挖掘机配合人力开挖。下台阶采用挖掘机配合装载机开挖装碴。光面爆破施工工艺框图见下表。
1 / 1
1 / 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施工项目进度控制的基本要素.doc
- 旅游商业街园林景观建设探析.doc
- 旅游景观公路的绿化施工组织设计.doc
- 旋喷桩加固地基施工技术措施探讨.doc
- 旋喷桩施工方法.doc
- 旋喷注浆法在宝鸡峡加坝加闸工程中的应用.doc
- 旋挖桩施工质量的控制要点.doc
- 旋挖钻成孔灌注桩施工技术与应用.doc
- 旋挖钻机在市政工程中的应用.doc
- 旋挖钻机成孔钻孔灌注桩常见不良现象及质量控.doc
- (高清版)DB44∕T 2104-2018 《五轴钻铣复合机床 精度检验》.docx
- (高清版)DB44∕T 2176-2019 《毛冬青栽培技术规程》.docx
- (高清版)DB44∕T 2133-2018 《政务公开 目录编制指南》.docx
- (高清版)DB44∕T 1851-2016 《毛皮材质鉴别通用方法》.docx
- (高清版)DB44∕T 2108-2018 《液化石油气钢瓶标识涂敷技术规范》.docx
- (高清版)DB44∕T 2182-2019 《金线莲林下栽培技术规程》.docx
- (高清版)DB4401∕T 110.2-2021 《家政服务信用等级评价规范 第2部分:从业人员》.docx
- (高清版)DB44∕T 2099.4-2018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 第4部分:接口》.docx
- (高清版)DB44∕T 2126-2018 《芥蓝生产技术规程》.docx
- (高清版)DB44∕T 2151-2018 《银叶树栽培技术规程》.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