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的召开 P2—3 时间: 内容: 《共同纲领》的内容 制定的机构: 内容: 作用: 人民英雄纪念碑 碑文: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P4 时间: 成立的标志: 意义: 三:西藏和平解放P5 时间: 解放的概况: 意义: 四:抗美援朝P10—12 美国干涉朝鲜内政 美国对中国主权的侵犯: 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鲜作战: 最可爱的人: 结果: 意义: 五:土地改革P9—10 原因: 目的: 内容: 意义: 六:1954年宪法P15--16 制定的时间和机构: 内容: 性质和地位: 七:和平共处五项原则P16 提出: 内容: 意义: 八:求同存异P17 提出: 1955年万隆会议 内容: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 “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 意义: 九:一五计划的实施P20—21 时间: 任务: 成就: 十:三大改造P22—23 时间: 1953年——1956年 内容和方式: 对农业和手工业采取合作化的方式;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公私合营的方式 影响: 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公有制成分占据主导位置;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起来 十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P27 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 大杂居、小聚居 新中国的民族政策: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原则: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 1947内蒙古自治区、195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58广西壮族自治区、1958宁夏回族自治区、1965西藏自治区 十二:中共八大P31—32 背景: 三大改造的完成,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时间: 1956年9月 内容: 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不再是阶级对立,而是落后的生产力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之间的矛盾;确立了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地位: 是中国共产党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良好开端 十三: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P32 背景: 1958年党的八大二次会议通过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总路线,即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大跃进: 盲目求快,全民大炼钢铁 人民公社化运动: “一大二公” 出现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严重失误的原因: 急于求成,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 十四:文化大革命P 37—39 时间: 1966年—1976年 性质: 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 发动的,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 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 难的内乱。 危害: 政治方面:国家政权遭到严重削弱;民主法制被严重践踏; 经济方面:国民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水平基本没有提高; 文化教育:对教育科学文化事业进行了严重的摧残,阻滞了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和现代化事业的发展。 十五:两弹一星P42 “两弹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两弹”中的一弹是原子弹,后来演变为原子弹和氢弹的合称;另一弹是指导弹;“一星”则是人造地球卫星。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袁隆平P65 成就: 在世界上首次成功培育籼型杂交水稻,被称为“东方魔稻” 荣誉: 袁隆平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十六: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P47 时间: 1971年10月 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国的提案,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意义: 从此新中国作为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之一,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为实现联合国宪章的宗旨、维护世界和平、加强各国的友好合作、促进人类进步事业,做出了自己不懈的努力。 十八:十一届三中全会P59 召开的时间: 1978年底 条件: 四人帮集团的破灭,文化大革命的结束;邓小平职务的恢复;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报告 内容: 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路线;作出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提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 意义: 是建国以来党史上的重大转折点,标志着我国进入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崭新时期。 十九:改革开放P60—63 对内改革: 1、目的: 改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经济、政治、文化教育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 2、改革的突破口: 农村 3、改革的试点: 安徽凤阳小岗村 4、形式和内容: 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5、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内容和特点: 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招标代理服务投标方案.docx VIP
- 智能地震监测系统开发合同.doc VIP
- 肩关节脱位Howcanwedoieasier.ppt
- 数字摄影与摄像基础:数码相机的基础知识PPT教学课件.pptx VIP
- 人体自有大药.doc VIP
- 《寄生虫学检验》课件——似蚓蛔线虫的临床病理认知.pptx VIP
- 新22J02 屋面参考图集.docx VIP
- 2025年农业现代化视角下特色农产品深加工冷链物流技术应用报告.docx VIP
- 外研版八年级上册 Unit 4 单元测试卷答案及解析 新版 2025年新外研版八年级上册.docx
- 外研版八年级上册 Unit 4 单元测试卷 新版 2025年新外研版八年级上册.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