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谈混凝土材料研究和发展趋势的分析与探讨.doc

谈混凝土材料研究和发展趋势的分析与探讨.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谈混凝土材料研究和发展趋势的分析与探讨.doc

谈混凝土材料研究和发展趋势的分析与探讨 1.前言   混凝土以其良好的抗水性、优越的可塑性、优良的耐火性以及最具竞争力的经济性而成为目前全世界用量最大(110亿吨/年)和使用范围最广(土木、水利、交通、石油、航运、国防、军工等等)的材料[1].其对全世界人文和自然环境都产生了深刻和持久的影响。这种对人类社会具有如此影响力的传统材料也必然要受到21世纪新科技革命的冲击和影响,具体体现在新材料技术中结构材料复合化和绿色技术的影响[2],从而使混凝土材料朝着高性能化、智能化和绿色化的方向发展。   2.混凝土材料研究和发展的趋势   2.1新材料技术的发展促使混凝土通过复合走向高性能和智能化   道路复合就是在基体材料中添加一种或多种材料通过某种手段实现其有效结合从而提高基体材料性能的技术手段,其目的是实现混凝土的高性能化和智能化。   (1)高性能化   混凝土的高性能,主要体现在:高的工作性、高强度和高的耐久性(如:水工混凝土的抗渗、寒冷地区的抗冻、机场和公路混凝土路面的抗冲耐磨、海工或化工混凝土工程的抗酸性侵蚀、大体积混凝土的抗裂等)。高的工作性可通过复合超塑化剂来实现,使得混凝土能够无需振捣靠自重流平模板的每一个角落,即自流平混凝土[3].高强可以通过复合各种纤维来实现。法国研究人员通过特殊工业通复合直径0.15mm长度13mm、最大体积掺量为2.5%的钢纤维,在400℃的养护条件下,制备出的超高强混凝土其抗压强度达到800Mpa[1].这种混凝土在韩国得到了商业应用,如图1(Cheong人行桥),跨度120m,拱高130m,其细长比创造了世界纪录。高的耐久性,根据具体要求不同而复合不同的材料,如:复合化学纤维、超细矿物掺合料或引气剂等可提高混凝土抗渗性抗冻性,复合钢纤维和硅灰可以提高路面的抗冲耐磨性能,复合高炉矿渣和粉煤灰可以有效提高混凝土的抗硫酸盐侵蚀能力,复合大掺量粉煤(]如图2)和相变材料(如冰)可以减少大体积混凝土内部温升从而控制其开裂等。   (2)智能化   所谓智能化,就是在混凝土原有的组分的基础上复合智能型组分,使混凝土材料具有自感知和记忆、自调节、自修复特性的多功能材料。自感知混凝土就是在混凝土基材加入导电相可使混凝土具备本征自感应功能。比如在混凝土中加入具有温敏性的碳纤维,使得混凝土具有热电效应和电热效应。   日本学者研制的自动调节环境湿度的混凝土材料自身即可完成对室内环境湿度的探测,并根据需求对其进行调控。这种为混凝土材料带来自动调节环境湿度功能的关键组分是沸石粉。其机理为:沸石中的硅钙酸盐含有3×10-10~9×10-10m的孔隙,这些孔隙可以对水分、NOx和SOx气体选择性吸附。通过对沸石种类进行选择(天然的沸石有40多种),可以制备符合实际需要的自动调节环境湿度的混凝土复合材料,它具有如下特点:优先吸附水分;水蒸气压低的地方,其吸湿容量大;吸放湿与温度相关,温度上升时放湿,温度下降时吸湿。这种材料已成功用于多家美术馆的室内墙壁,取得非常好的效果[4].自修复混凝土是模仿动物的骨组织结构和受创伤后的再生、恢复机理,采用粘接材料和基材相复合的方法,对材料损伤破坏具有自行愈合和再生功能,恢复甚至提高材料性能的新型复合材料。日本学者将内含粘接剂的空心胶囊掺入混凝土材料中,一旦混凝土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开裂,空心胶囊就会破裂而释放粘结剂,粘结剂流向开裂处,使之重新粘结起来,起到愈伤的效果。   2.2绿色技术的发展引导混凝土向节能减排、循环使用的方向发展   混凝土虽然拥有众多优势,但其对环境的影响却不能忽视。混凝土每年大约消耗15亿吨的水泥和近90亿吨的天然砂石料,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资源用户[1],其生产和应用必将给生态环境带来许多不利的影响。所以混凝土就必然面临这一问题所带来的冲击,可持续经济、循环经济、节能减排等一系列国家政策要求混凝土必须走绿色之路。自然就要从水泥和砂石料这两方面着手解决了。   2.2.1以工业废料代替水泥以实现节能减排   许多工业废料如煤热电厂排放的粉煤灰、炼钢厂排放的粒化高炉矿渣(磨细)、工业燃煤后留下的未能充分燃烧的煤矸石(磨细),生产硅金属的排放的硅灰等都可以用来部分代替水泥,而不降低混凝土的性能。事实上,这些工业废料等量代替水泥后,如果配料得当,往往能够提高甚至大幅度混凝土的各种性能,如强度和耐久性能。我国的三峡大坝,使用量2800万m3,约合6720万吨,其中的粉煤灰替代水泥的量为40%,既减少了成本,又成功解决了三峡大坝大体积混凝土温升的问题。硅灰已成为现代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必不可少的矿物掺合料之一。文献[5],利用56%的矿渣和和30%煤矸石制备无孰料水泥,也就是说用矿渣和煤矸石经过一定处理完全代替水泥,配制低等级的混凝土混凝土,已经成为可能。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