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监控量测在马尾寨隧道施工中的应用.doc

谈监控量测在马尾寨隧道施工中的应用.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谈监控量测在马尾寨隧道施工中的应用.doc

谈监控量测在马尾寨隧道施工中的应用 摘 ?要:监测量测是隧道新奥法施工中的重要内容,本文以石吉高速马尾寨隧道进口施工为例,介绍了隧道监控量测的方法,阐述了监控量测对指导施工的意义。 关键词:隧道工程;监控量测;马尾寨隧道;施工;应用 ? ? 0 ?前 ?言 新奥法作为一种全新的隧道施工概念,其基本原理是运用各种手段 (开挖方法——弱爆破,支护形式——早封闭,监控量测——勤量测)抑制围岩变形,最大限度地发挥围岩自身的承载能力.使隧道施工更安全、更经济。而隧道经济性与安全性就是通过现场监控量测所获得的围岩、支护系统的应变和应力信息及时反馈并应用于隧道设计和施工中来实现的。 随着新奥法(NATM)在隧道施工中的广泛运用,现场监控量测作为新奥法的灵魂也越来越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因此,快速、准确地进行现场监控量测和信息反馈是应用新奥法施工的关键。隧道监控的作用有以下几点: 1、通过施工和环境监测进行信息反馈及预测预报, 优化施工组织设计,指导现场施工,确保隧道施工的安全与质量和工程项目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 ? 2、掌握围岩动态,了解支护结构在不同工况时的受力状态和应力分布,对围岩稳定性作出评价。 ? 3、验证支护结构型式、支护参数,评价支护结构、施工方法的合理性及其安全性,确定支护时间 。 ? 1 ?马尾寨隧道概况 石吉高速公路马尾寨隧道位于宁都县固村镇白城坑村西南,为一分离式隧道,起止桩号为K29+015~K29+915,左线全长820m,右线全长860m,由江西省赣粤工程公司承建。本隧道右线出口段主要为变余砂岩和花岗斑岩,且有密集的裂隙带经过该段,岩体破碎,产状160°∠80°,为反向坡,仰坡相对稳定,岩体破碎结构为主,强度较低,遇水易软化,节理裂隙发育 , 自稳能力差,且岩性变化较大,如施工工艺不当易造成围岩失稳, 甚至可能发生大塌方,给工程带来不可弥补的经济和时间损失,因此实施隧道围岩现场监控量测具有重要的意义 。 ? 2 ?监控量测 根据石吉高速公路马尾寨隧道的地质、水文特征以及新奥法施工中所需信息,并结合项目业主要求,本次监控量测主要内容如下表1所示: 表1 马尾寨隧道检测内容 编号项目名称要求和目的监测频率 1地质和支护状况观察对岩性、岩层的产状及结构面进行描述,观察记录支护结构裂缝每天早晚各一次 2拱顶下沉测量监控拱顶下沉,了解断面变形状态,判断隧道拱顶的稳定性1-15天内每天两次,16-1月每两天一次 3周边收敛量测用周边收敛仪量测,判断两侧壁水平相对位移情况及变化趋势1-15天内每天两次,16-1月每两天一次 4地表裂缝测量监控边坡仰坡变形,判断坡体稳定性每天一次 2.1 ?地质和支护状况观察 11月19日,马尾寨隧道右线正式进洞,进洞后即对初衬、掌子面围岩以及边仰坡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和记录。掌子面围岩基本为全风化花岗岩,岩体特别破碎,22日,隧道进洞13m,套拱右侧出现压裂,仰坡出现裂缝。 2.2 ?净空变化、拱顶下沉和地表下沉量测 净空变化、拱顶下沉和地表量测为必测项目,应设置在同一个断面上,如图1所示,A点为拱顶下沉量测点,其余为周边位移测点,在全断面施工段用1布置,台阶开挖地段采用2布置。 2.3 ?地表裂缝量测 马尾寨隧道右洞出口仰坡特别陡峭,在坡体开挖后容易发生塌方甚至滑坡。进洞后,23日在坡顶发现横向裂缝,延伸约20m。故于24日在已开裂部位进行了裂缝宽度变化量测,测点布置如图2所示,每天分别测量A-A、B-B、C-C的宽度,通过对宽度的分析了解边仰坡的稳定性。 1 / 1 1 / 1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