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桥梁体常见病害的成因及维护.doc
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桥梁体常见病害的成因及维护
【摘 要】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日益发展,桥梁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各种各样的桥梁相继出现和应用,为我国的各项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基础,但随之而来的桥梁病害问题也日益严重,针对上述情况,本文将对钢筋砼简支梁桥梁体的常见病害进行归纳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定的维修措施,以期能够减轻同类病害的发生,为今后的养护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钢筋砼简支梁桥;麻面;裂缝;漏筋;剥落;空洞
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事业,是发展国民经济保证。在公路、铁路、城市和农村道路交通以及水利等建设中,为了跨越各种障碍(如河流、沟谷或其他线路等),必须修建各种类型的桥梁与涵洞,从而使其成为陆路交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为了保证已有公路的畅通运营,桥梁的养护与维修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对钢筋砼简支梁桥梁体的常见病害作简单的归纳和总结,并对其病害提出一定的维修方法。
1. 简支梁桥梁体常见病害类型及产生原因
1.1 表层缺陷。钢筋砼简支梁桥表层缺陷主要有蜂窝、漏筋、麻面、空洞、磨损、锈蚀、老化、表层成块脱落等类型,具体各类缺陷产生的原因如下:
1.1.1 蜂窝。蜂窝现象的产生主要是因为设计和施工原因所致,具体的原因如下:
1.1.1.1 施工不当所致。砼在灌筑过程中如果缺乏应有的振捣、以及运输过程中砼出现离析、支模时模板缝隙不严,使得水泥砂浆流失等都可以造成蜂窝现象的产生。
1.1.1.2 结构设计或材料配比不合理。当钢筋太密、砼粗骨料粒径太大或塌落度过小时,都可造成其蜂窝的形成。
1.1.2 漏筋。漏筋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是因施工质量差所引起,如灌筑时钢筋保护层垫块发生位移,钢筋紧贴模板,保护层处振捣不实或漏振等,此外,当梁桥梁体因为外界或自身原因出现裂缝,降雨天气里,雨水浸入梁体裂缝,使得钢筋锈蚀膨胀引起表层大面积脱落,从而促成漏筋现象出现。
1.1.3 麻面。麻面的发生主要是因为施工时采用了表面不光滑的模板,以及模板在湿润时不够充分,造成梁体表面砼内的水分被模板吸收,从而使得麻面现象出现。
1.1.4 空洞。其成因可以从结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寻求。如果在结构设计时钢筋选配不当,使得钢筋布置过密,则可能造成该病害的产生,同时,在施工时砼被卡住,又未充分振捣就继续灌筑上层砼,此外,严重漏浆亦能产生空洞现象。
1.1.5 磨损。该病害的成因大致有三种情况:
1.1.5.1 砼强度不足,表层细骨料太多。
1.1.5.2 车轮磨耗。
1.1.5.3 高速水流冲刷,水流中又夹带大量砂石等。
1.1.6 锈蚀、老化、剥落。其成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1.6.1 保护层太薄;当保护层太薄时,在自然条件下,表层砼极易发生水化反应,出现碳酸钙粉末或碳酸钙晶体,从而失去表层的保护作用,致使保护层剥落,进而出现钢筋锈蚀现象。
1.1.6.2 结构出现裂缝时,雨水浸入裂缝内部,使得钢筋发生化学及物理反应,从而出现锈蚀。
1.1.6.3 钢筋锈蚀膨胀引起剥落。
1.1.6.4 严寒地区冰冻及干湿交替循环作用。
1.1.6.5 有侵蚀性水的化学侵蚀作用。
1.1.7 表层成块脱落。主要是由于外界作用所致,如车辆撞击、船舶或其他坚硬物体的撞击等。
1.2 结构裂缝。实际上,砼结构裂缝的成因复杂而繁多,甚至是多种因素相互影响,现对钢筋砼简支梁桥梁体结构裂缝的种类及成因作如下总结:
1.2.1 网状裂缝。此种裂缝能发生在各种跨度的梁上,裂缝比较细小,宽度约0.03~0.05mm,用手触及有凸起感觉,其多为砼收缩所引起的表面龟裂,也即当砼表层水分损失快,内部损失慢,产生表面收缩大,内部收缩小的不均匀收缩,表面收缩变形受到内部砼的约束,致使表面砼承受拉力,当表面砼承受的拉力超过其抗拉强度时,产生龟裂,进一步致使网状裂缝出现。
1.2.2 下缘受拉区的裂缝。此种裂缝多发生于桥梁跨中部,梁跨度越大,裂缝越多,其自下翼缘向上发展,至翼缘与梁肋相接处停止,裂缝间距约0.1~0.2m,宽度约为0.03~0.1mm,其多为砼收缩和梁受扰曲所致。
1.2.3 腹板上是竖向裂缝。该裂缝为最常见也较为严重的一种裂缝。当跨径大于12m时,其裂缝多处于薄腹部分,在梁的半高线附近裂缝跨度较大,一般在0.15~0.3mm;当梁跨径小于10m时,其裂缝较细小,且多数裂缝系由梁肋向上延伸,越上越细,上端未到腹板顶部,其成因多系设计不当、施工质量差、养护不及时或温度及环境条件不良的影响所致。
1 / 1
1 / 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