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中考物理核心考点二轮专项训练专题一声学(含解析)选编
2015中考核心考点二轮专项训练
专题一 声学
一、中考回放
1.(2014桂林
A.说明音调越高,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越大
B.说明发声体在振动
C.便于分辨出音叉振动发声时的音色是否相同
D.便于分辨出音叉振动所发出的声是次声波还是超声波
【解析】
探究声音产生的实验中,乒乓球被多次弹开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利用乒乓球把音叉的振动放大,便于观察,这里用到了转换法的实验方法。
A.说明音调越高,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越大,错误,乒乓球弹开的幅度大,说明响度大;
B.说明发声体在振动,正确;
C.同一个音叉,音色相同,故C错误;
D.乒乓球只是起放大振幅的作用,人耳不能分辨超声和次声,故D错误;
故选B。
【答案】B
【点评】本题考查了声音产生的实验,首先对与本实验相关的知识点要熟悉,如声音产生的原因,与实验相关的音调、响度和音色等知识;其次要知道转换法的实验方法。
2.(2014?随州)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大象之间的“交谈”有时用超声波,声音很小,人类听不见但大象们能听清
B.静谧的夜晚我们身边的狗狗有时突然耳朵一竖并转动几下,这可能是狗狗听到了人类听不见的声音
C.家人之间悄悄说话,身边的狗狗无动于衷,因为“悄悄话”的频率狗狗是无法感知的
D.因为大象和狗的“发声频率”没有重叠区,所以狗的叫声大象永远也听不见
【解析】
图中给出了人和动物的发声和听觉的频率范围,不要把二者混淆了。
A.大象的发声的频率范围是14-24Hz,而听觉的频率范围是1-2000Hz,所以大象交谈时有的是次声波,人类听不到,但大象能听到,故A错误;
B.狗的听觉频率范围远大于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所以狗能听到人听不到的声音,故B正确;
C.人说悄悄话,只是声音的响度小,频率范围在狗的听觉频率范围内,故狗是能听到的,C错误;
D.狗叫大象听到,一个是发声频率,一个是听觉频率,从上图看出狗的发声频率在大象的听觉频率范围内,故D错误;
故选B。
【答案】B
【点评】本题考查了对发声频率和听觉频率范围的理解,这是同学们容易忽略的一个知识点,所以要引起同学的重视。
3.(2014沈阳 如图所示,小刚在艺术节上用吉他弹奏优美的乐曲。对于吉他发出的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乐曲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
B.变换手指按压弦的位置可以改变声音的响度
C.用力拨动吉他弦可以提高声音的音调
D.拨动不同的吉他弦可以改变吉他的音色(2014?湖北)广场舞是中国大妈非常喜欢的一种健身活动.但同时广场舞的音响却给周边住宅楼休息的居民造成了一定影响.为了使双方的利益都得到尊重,和谐相处,你认为采取下面哪种方法是有效、合理的( )A.住宅楼的居民都戴一个防噪声的耳罩B.禁止广场舞活动
C.跳舞的大妈都戴一个播放音乐的耳机 D.住宅楼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住宅楼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解析】
不同音调声音的波形图体现在波的密集程度不同;不同响度声音的波形图体现在波的幅度不同;不同音色声音的波形图体现在波的形状不同。所以本题只是改变了声音的音调,因此只是波的密集程度发生了改变,并不能改变波的幅度和形状,故正确答案是B。
【答案】B
【点评】本题考查了对波形图的认识,要注意理解音调、响度和音色不同的波形图的特点。
6.(2014?成都)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人们小声说话,声音的音调一定低
B. 用力敲鼓,站在近处和远处的人听到的鼓声的响度是一样的
C. 能听出电话里谁在说话,是根据声音的音色辨别的
D. 在公路旁设置声音屏障是在声源处消除了噪声.(2014?绥化)吼猴是世界上叫声最响的动物之一,它以雷鸣般的吼声警告其它动物不要侵犯它的领地.这里的“雷鸣般”描述的是声音的 特性.人们可以根据声音的 特性分辨出吼猴的叫声.(2014?贵阳)随着社会的发展,噪声污染越来越严重地影响着我们的身心健康.请你结合相关物理知识和生活实际,为我市创建宜居城市,提出两条减弱噪声的合理措施.解:从减弱噪声的三种途径上考虑:公共场合不大声喧哗,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植树造林;在高速公路两旁修建隔音墙,即是通过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减弱了噪声的传播.
四、2015中考应考演练
1.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声音是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C.声音的传播不需要时间D.敲鼓时,听到鼓声,鼓面不振动星光中学有一个l50m 70m大小的操场,广播室在操场两端架起两个音箱S和S2(如图),吴老师绕场一周试听了一番,在甲、乙、丙、丁四处(它们分别是各边的中点),觉得有两处声音含混不清,则这两处是
A.乙和丁.甲和乙C.丙和丁D.甲和丙人和两个声源之间的距离相同时,两个声源发出的同一内容的声音到达人耳时间相同,听起来具有立体感;同一内容的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基于SpringBoot的在线学习系统的设计与开发.doc
- 毕业设计(论文)-小型水稻联合收割机设计.doc
- 房地产 -22G101-1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梁、板).docx VIP
- 四方股份合作协议书(标准版).docx VIP
- ASME B16.9-2012_工厂制造的锻钢对焊管件(中文版).pdf
- 2025年汽车维修工技师(二级)职业技能鉴定考试题库资料(含答案).pdf
- 变压器油色谱、局放在线监测系统设计实施方案.docx VIP
- 饲料厂安全操作规程.pdf VIP
- 交通标识汇总(全).doc VIP
- 2025届湖北省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124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