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15上海高三地理上海高三地理第三讲岩石与地貌练习学生版2014一模2选编.doc

2015上海高三地理上海高三地理第三讲岩石与地貌练习学生版2014一模2选编.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上海高三地理上海高三地理第三讲岩石与地貌练习学生版2014一模2选编

第三讲 岩石与地貌练习2 (十一)右图8为某游客在台湾东北沿海拍摄的“女王头”照片,上部为颜色较深、硬度较大的钙质砂岩,下部为黄褐色硬度较小的砂岩。 23.“女王头”造型的形成过程是 A.变质作用—地壳运动—风力侵蚀 B.沉积作用—地壳隆起—波浪侵蚀 C.岩浆冷却—地壳下沉—风化作用 D.侵蚀作用—地壳下沉—流水沉积 (十二)梯田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的典范。图10为四种不同类型梯田的剖面示意图,图11所示某地面等高线地形图。 25.图11中甲区修筑的梯田类型是 A.水平梯田 B.坡式梯田 C.隔坡梯田 D.反坡梯田 26.在黄土高原缓坡上修筑反坡梯田的优点是 A.保水保土效果更好 B.修筑难度小 C.利于机械化耕作 D.便于灌溉施肥 (四)图示的西伯利亚地区是俄罗斯的一个重要开发区,这里针叶林广布 该地区的区域地理特征包括 地广人稀 气候宜人 交通便捷 矿产丰富 A. B. C. D. 9.该地区南部人口密度相对较高,这主要是由于南部 气温较适宜 位于平原地带 开发历史较长 经济相对发达 A. B. C. D. (八)2012年6月,在太平洋马利亚纳海沟(下图),我国蛟龙号进行了第四次下潜,蛟龙号首次突破了7000米水深,并且在7020米的最大深度成功坐底,这也创造了世界同类潜水下潜的记录。 17.马里亚纳海沟形成的原因主要是 A.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挤压碰撞 B.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不断张裂 C.印度洋板块和美洲板块不断张裂 D.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挤压碰撞 蛟龙号准确到达预定的海域,其所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 ARS B.GPS C.GIS D.DNS (十六)读下面某区域局部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 材料一:奥卡万戈三角洲(图中的A三角洲),亦称“奥卡万戈沼泽”,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三角洲,由奥卡万戈河注入卡拉哈里沙漠而形成。 材料二:奥卡万戈及其周边地区区域图。 分析丙湖泊的形成原因(4)? 分析图中所示季节降水量原因。(分) 材料,从外力作用的角度描述A三角洲(奥卡万戈三角洲)的形成过程。(6分) 45.某同学对该区域考察后发现B地植被长势比A地好,试分析产生此现象的原因。(4分) 46.简要分析图示区域水能开发的优势自然条件。(4分) 47.简析水利枢纽坝址选建在P处的原因。(4分) 48.该地区黄铜矿资源较为丰富,但当地政府始终限制该资源的开采冶炼,简要分析其原 因。(2分) (四)荒漠是自然界中的一种植被景观,荒漠化是全球性的环境灾害。(2014长宁) 8. 下列关于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B. C. D. 9. 荒漠的形成原因很多,下列荒漠分布与其最主要自然成因的对应关系中,正确的是 A.我国新疆的荒漠—受副热带高压的影响 B.澳大利亚中西部的荒漠—深居内陆 C.阿根廷巴塔哥尼亚高原的荒漠— D.北美西南部的热带荒漠—寒流 42. 比较甲乙两图中的河流,完成下列表格。(6分) 甲图 M—N河段 乙图 A—B河段 流经主要地形 类型名称 判断理由 43. G、H两河在河口处分别形成了不同的地貌景观(如图所示),试从河流流经位置、地形特点及泥沙量来分析G河河口没有形成与H河河口相同地貌类型的原因。(6分) (十八)土地是财富之母。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5分) 建成区是城市发展的基础用地之一,它通常指市区集中连片部分及分散在近郊与城市有密切联系、具有基本完善的市政公用设施的城市用地。建成区标志着城市不同发展时期建设用地状况的规模和大小。下图表示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主体岛屿城区的扩展情况,图中阴影表示建成区范围。 土地利用类型 1973年 2007年 林地 51 26 耕地 50 11 淡水区域 6 5 滩涂 5 3 建设用地 11 97 总面积 123 142 44. 概述该岛1973年—2007年建成区的变化特点以及海岸线形态变化的主要原因。(2分) 45. 城市建设挤占其他类型的土地是城市扩张的结果。根据所提供的信息,分析该岛2007年与1973年相比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特点。(2分) 46. 判断甲地区的地形类型,说明判断依据。并对甲地区土地开发利用的方向提出建议。(3分) 47. 分析该城市计划在岛屿上大力建风力发电站的主要原因。(3分) 48. 滩涂是重要的一种土地资源,科学围垦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