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锚网喷联合支护技术合理支护方式机参数确定.doc

锚网喷联合支护技术合理支护方式机参数确定.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锚网喷联合支护技术合理支护方式机参数确定.doc

锚网喷联合支护技术合理支护方式机参数确定 摘要:基于某矿-900m水平大断面软岩翻车机硐室的具体地质条件,采用非线性数值分析法对硐室锚网喷联合支护合理参数进行了较为详细地分析。 关键词:大断面? 软岩硐室? 锚网喷? 联合支护 0 翻车机硐室设计概况: 某矿-900m水平翻车机硐室设计为三心拱形,净宽7.2m,净高4.38m,全长30m,为矿井的主要硐室,服务年限为10年。在掘进过程中发现硐室处在泥岩(厚3m),砂质泥岩(2.49m)等岩层中,围岩强度低、节理发育易破碎、遇水有膨胀趋势,根据岩性分析,确定该硐室为软岩硐室。由于在大断面软岩硐室支护方面没有足够的经验,而且由于地质条件的不同又不能完全采用邻近矿井的支护方法,因此有必要对软岩大断面硐室的合理支护方式进行研究分析,以保证硐室的施工质量和围岩的长期稳定。 1 合理支护方式机参数确定 1.1 锚网喷联合支护的优点 根据硐室的具体地质条件和施工方式,决定采用锚网喷联合支护硐室。 1.2 锚杆支护参数选取 采用数值分析方法确定合理锚杆支护参数。 1.2.1 模拟软件的选取 借助目前岩土工程常用的非线性数值分析方法,利用其调整模型方便、计算时间短和灵活的特点,可以通过计算得到巷道周边围岩的应力和变形。FLAC2D是在此基础上编写的二维有限元数值计算程序,它结合CAD技术,可以形象直观地反映岩体运动变化的力场、位移场、速度场等各力学参量的变化。鉴于以上优点,本文采用FLAC2D进行数值模拟。 1.2.2 模型建立 根据具体地质条件和岩石力学参数,建立沿倾斜剖面平面应变模型。模拟范围取100m×100m。按围岩条件整个模型共10个岩层层位,模型两侧面为滑动支承,底部为固定支承,上部岩层的作用力以应力边界条件表现。数值计算力学模型如图1所示。 ??? 1.2.3 支护参数确定 按图1所示的模型对锚杆长度、锚杆直径、锚杆间距进行模拟分析。不同支护参数与巷道围岩变形量的关系如图2~4所示。 ①由图2可见,巷道顶底板移近量、两帮移近量随锚杆长度的加长逐渐减小。当锚杆长度大于1800mm后,围岩变形减小量逐渐减少。此外,锚杆长度过大也增加了支护成本和施工难度。综合考虑控制巷道围岩变形、经济成本和施工方便,确定锚杆长度为1800m。 ②由图3可知,巷道顶底板移近量、两帮移近量随锚杆直径的增加,巷道围岩变形量减小,当锚杆直径由14mm到16mm时,变形减小较明显;当锚杆直径大于18mm后,围岩变形减小不显著,据此确定锚杆直径为18mm。 ③锚杆间距与巷道围岩变形的关系如图4所示。当锚杆间距大于900mm时,围岩变形量增大显著;锚杆间距在600~800mm之间时,变形量增大不明显。综合考虑,确定锚杆间距为700mm。 综上所述,确定巷道支护参数为:锚杆长度为1800mm,直径18mm,锚杆间距700mm。依据现场实践经验,取锚杆排距为700mm。 1.2.4 金属网规格确定 考虑到岩性易破碎,对安全存在不利的因素,采用加菱形金属网配合锚杆支护。锚网规格定为(长×宽)为2000mm×1000mm,网孔60mm×60mm。 2 喷厚的确定 2.1 初喷 理论与实践证明,为使锚杆能够及早充分发挥对围岩的加固支护作用,应采用先喷后锚的施工工序,创造锚杆支护结构与围岩密切接触条件,能尽快地充填围岩裂隙封闭围岩,平整巷道轮廓。根据施工经验,确定初喷厚度为50mm。 2.2 复喷 复喷可以起到填凹补平、美化巷道、封闭岩体、锚杆和金属网等外露部分,防止岩体风化和支护材料锈蚀等作用,但若喷厚过大,巷道变形后喷层容易张裂变为危石。因此确定喷厚为100mm。巷道支护参数与锚杆布置情况见图5。 图6为按上述支护方式模拟得到的硐室围岩塑性区分布情况。由图可见,采用该支护方式,围岩破坏深度不大,受扰动范围较小,围岩控制效果较好。 ??? 3 施工工艺流程 合理的施工工艺不仅是充分发挥锚喷支护作用的基础,还是提高施工速度的有效手段。实践表明,采用光面爆破能够减少爆破震动裂隙防止过多降低围岩强度,有利于锚喷支护结构与围岩的良好接触,有利于锚杆支护作用充分发挥,因此,在施工中要求采用光面爆破。此外,在大断面软岩条件下施工,必须要有足够的临时支护来提高锚网喷支护的质量。具体施工工艺为: 进入现场→按中腰线画轮廓线→打眼、装药、爆破→安全检查、找顶→临时支护→出矸→初喷→打锚杆(先顶后帮)、挂网→复喷。 1 / 1 1 / 1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