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 海洋环境及其相模式 概述1、海洋环境的一般特点 1) 海水物理化学条件: 温度:-18--28°C 含盐度:平均3.5%; pH值: 7.26--8.40 2) 海洋的水动力状况: 波浪(风) 潮汐(月球、太阳引力)海流(密度差) 3)海底地形与海水深度 陆棚(大陆架):平均坡度0.1°,宽度0--1500千米,平均74千米;水深20--550 m ,绝大部分200 m 大陆坡:坡度4°--7°;宽20--90km;深200--2450m 陆 隆:陆坡与深海盆地的平缓过渡区,常是浊流或陆坡滑塌的碎屑堆积于深海平原边部而成。坡度1:100--1:700;宽度300--400km;深度1400--3700m 洋 盆:面积占海洋的2/3;深4--5km 2.海洋环境分带 1)滨岸/海岸带:最大风暴潮线至浪基面 2)浅海陆棚带:浪基面以下的陆棚区 3)半深海带:大陆坡、陆隆 4)深海带:洋盆 第一节 陆缘碎屑沉积环境及其相模式一、海岸(滨岸)环境 风暴潮面(最大潮面)到浪基面之间的范围 。专指除了三角洲之外的海滨带,也是一种过渡环境。 1、障壁型海岸(堡岛体系) :海岸线曲折,向广海一侧发育有很多的障壁(砂洲、砂坝) 具障壁岛、泻湖、潮坪 2、无障壁型海岸: (1)砂砾质高能海岸: 水下地形坡度大,波浪作用为主; (2)粉砂淤泥质低能海岸: 地形平缓,潮汐作用为主 (一)有障壁海岸环境及其相模式 1.障壁岛亚相——平行海岸高出水面的狭长形砂体,因对海水的遮拦作用而构成泻湖的屏障。 下部为砂坝或砂嘴,上部由海滩、障壁坪、砂丘组成 ①岩石类型 中—细砂岩和粉砂岩,分选和圆度较好 ②构造 风成厚层楔状和槽状交错层理,冲洗交错层理,不对称波痕和冲蚀痕迹,虫孔。 ③生物特征 原地生物化石较少。 ④砂体形态 平行海岸的狭长带状,长一般几公里至几十公里,宽数百米至数千米,厚数米至数十米。剖面上呈底平顶凸的透镜状。 2.泻湖亚相——为海岸限制,被障壁岛所遮挡的浅水盆地。以潮汐通道与广海相通或与广海呈半隔绝状态。 低能环境——沉积物以细粒陆源物质和化学沉积物为主 盐度变化范围大——障壁岛遮挡,泻湖水体蒸发,淡水注入 广盐性生物最发育—— 生物群种属和数量急剧减少,个体小,壳变薄 3.潮坪亚相——具有明显潮汐周期,宽广缓斜,近水平的海岸坪地,在障壁岛内侧泻湖沿岸,构成潮坪—泻湖相沉积体系。 平均低潮线和平均高潮线的位置——潮坪分为潮下、潮间和潮上三带。 潮间坪 泥坪/高潮坪——潮间坪的高潮线附近,低能,泥质沉积为主 砂坪/低潮坪——低潮线附近,能量高,砂质沉积为主 混合坪/中潮坪——高潮线与低潮线之间,能量中等,砂泥质沉积 潮上坪——潮坪的潮上部分:沼泽和盐坪 潮下坪——潮坪的潮下部分:潮汐通道、水下砂坝和砂滩 潮坪亚相沉积特征 ①岩石类型——粘土岩、粉砂岩、细砂岩。 由海向陆,粒度由粗变细。 ②沉积构造 泥坪——水平纹层或水平波状纹层。 混合坪——脉状、波状、透镜状层理。 砂坪——羽状交错层理,平行层理、板状交错层理、槽状交错层理等。 潮汐通道——大型流水交错层理、羽状交错层理等。 波痕、暴露构造、鸟眼、足迹、爬迹、虫孔。 干燥——石膏及盐类晶体。 潮坪亚相沉积特征 ③生物化石——种少量多,海陆相混生 潮上坪藻叠层及藻席 泥坪生物扰动强烈 混合坪、砂坪生物少 ④层序 海退型进积层序最常见——下粗上细正旋回。 潮汐三角洲和潮道亚相 (1)潮汐通道也称为期道、潮沟、潮渠,是位于障壁岛之间的连接泻湖与海洋的通道。潮汐通道属于潮下高能环境.其沉积物主要是由沿平行海岸方向的侧向迁移形成的,与曲流河的侧向迁移相类似。 潮汐三角洲 可以划分为涨潮三角洲和退潮三角洲,前者位于障壁岛向陆一侧,很少受风浪影响,后者位于障壁岛向海一侧,受海浪和沿岸流影响.涨潮三角洲与泻湖共生,以向陆为主的大型板状交错层理为主,夹有退潮时形成的沙层,双向交错层理发育.退潮三角洲受到波浪影响,沉积构造在平面与剖面上变化很大.波浪作用潮汐作用时,不发育,而往往形成滨外浅滩或席状砂.两种三角洲相似,区别为退潮三角洲与海岸沉积相共生,交错层系和波痕有多向性,而涨潮三角洲与泻湖,潮坪沉积沉积在一起,双向性的潮汐层理明显 冲越扇 又称冲溢扇,是在风暴期由风暴引起的巨浪冲破或穿越障壁,在障壁向陆一侧或向泻湖一侧形成的陆上扇状体,障壁岛被冲开的缺口叫冲溢口.冲溢扇主要是细砂和中粒砂,也有粗砂等. 与油气的关系 泻湖、障壁岛、潮坪的环境和沉积特征决定了它们具有良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