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涌水段施工技术交底.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隧道涌水段施工技术交底.doc

隧道涌水段施工技术交底 交底内容: 一、??? 涌水情况概述 2009年9月24日,隧道万州端左线ZK26+155处发生突水,突水点距洞口1918m,突水地层岩性为巴东三组三段的泥灰岩及白云岩,涌水量在9月25日左线约60327 m3/d,9月26日左线约56415m3/d,直到10月19日涌水量有所减少,但左线仍有45000 m3/d ,水质清澈。 二、??? 涌水段工程地质 1、????????? 地表水 隧道附近各溶洞、泉点、沟流水量变化不大,在背斜南翼没有溶洞。 2、????????? 地质雷达探测情况 地质雷达探测结果:左线出水点有一层间滑动的逆断层,地下清水是从左侧拱顶断层面溶层以瀑布形式向下倾泄。左线出水是局部滑动断层面不均匀溶蚀而形成的溶洞暗河所引起的。出水点前方60m范围内未发现其他溶洞。出水点左右上下发现一些以溶蚀层状形式出现的局部含水溶蚀层。 三、??? 隧道过涌水段施工技术要求 1、????????? 施工原则 ? 隧道过涌水段采取“以排为主,排堵结合”的施工原则,确保隧道施工安全进行。 2、????????? 施工方案要点 ? 过隧道涌水段施工采取“对涌水段地层周边深孔注浆封闭岩溶缝隙,暂时将水汇集到隧道下部集中排放”的施工措施。 (1)、施工步骤: (2)、注浆孔布置 ??? 注浆加固范围为开挖轮廓线外10m。注浆孔布置由工作面向开挖方向呈伞形辐射状,钻孔布置成数圈,梅花形排列,以达到注浆充分,不留死角的目的。 (3)、注浆材料及配比 ??? 注浆材料选用水泥—水玻璃浆液。 ??? 参数如下:水泥:水玻璃(体积比)=1:(0.6~1.0); ????????????? 水泥浆水灰比0.8:1~1:1; ????????????? 水玻璃模数2.6~2.8,水玻璃浓度35Be。 3、?? 隧道涌水段支护及防水措施 初期支护采用20cm厚的喷射砼,格栅钢架50cm/榀,辅以超前注浆小导管。二次衬砌按80cm厚预留位置,以便下一步处治。 加强隧道内临时排水,隧道内涌水应汇集到临时排水沟中,集中引出洞外。 四、??? 施工注意事项 1、?? 施工时应作好地质超前钻探,并随时观察掌子面的情况是否异常。超前钻的起点应在预测突水前5~10m处。 2、?? 施工钻孔时,应密切注意孔内情况的变化,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3、?? 注浆时应根据浆液流动情况及围岩变化情况,及时调整浆液参数。 4、?? 施工时应密切注意围岩及地下水的变化情况,加强监控量测,确保施工及结构的安全。 施工时应作好应付各种突发事件的准备。发现异常及时汇报,以便及时判断和处理。 ? 1 / 1 1 / 1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