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 MERGEFORMAT 8
全球气候变暖
人类在向大自然不断索取以满足自身需要的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全球关注的四大环境问题
此外还有“核冬天的威胁”、“生物多样性锐减”、“森林的破坏”和“荒漠化”等环境问题。
﹡生物多样性包括三个组成部分:物种的多样性、生物基因(遗传)的多样性、生态系
统的多样性(生物种群及生态环境的多样性)。
全球气候变暖
空气污染:由于人类活动或者自然因素,将某些物质排入大气,使得正常的大气组成
和性质发生变化。当空气中的不定组分、尤其人类排入空气中的各种污染物,超过环境的自净化能力时,就要对人和动植物的生存带来影响和危害,这样一种过程或者现象称为空气污染。
环境科学术语—“空气污染”、“大气污染”
⑴、“空气”、“大气”:从自然科学的观点着眼,空气和大气这两个词的涵义没有本质的差别,都是指包围地球的气体混合物。而环境科学,则把供人类或动植物生存的特定场所或局部地区的环境气体称为空气;当以大的区域范围或全球气流作为研究对象时,才称为大气。
⑵、评价“空气”、“大气”二者的污染标准和方法是不相同的,对前者称为“空气污染”,对后者称为“大气污染”。由于大气的流动性和整体性,大气污染往往带有全局性的特征。
一、太阳辐射与地面辐射
电磁波:γ射线、X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微波、短波、中波、长波……
1、到达地球大气层外界的太阳辐射
红外光(λ=0.8~30μm)占50%,可见光(λ=0.4~0.76μm)占40%,紫外光(λ=0.1~0.4μm)占10%,其余为高能辐射:X、γ和宇宙射线。
2、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太阳辐射穿过大气层时,能量分配如下:大气吸收19%,返回宇宙空间34%,地面吸收47%。
3、地面辐射和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波长λ=4~120μm,属于长波辐射,其中75~95%被近地面40~50m大气吸收,λmax=10μm。所谓“大气透明窗”位于8~12μm波段。
大气逆辐射是指大气将地面的长波辐射再返回地面,起到保温作用。
二、温室效应
1、温室效应
大气中的H2O(g)、CO2、N2O、O3……等微量组分,对紫外光和可见光没???有效的吸收作用,但是对红外辐射却能够强烈地吸收。它允许太阳的短波辐射透过并到达地球表面,使地球表面升温;同时又能吸收太阳的红外辐射和阻挡地球表面重新辐射的红外线射向太空。这样就把热能截留于大气之中,使得近地面的热量得以保持,从而导致了大气温度升高的现象称为“温室效应”。
2、天然温室效应
⑴、假设地球大气层没有吸收红外辐射的气体,地球表面年平均温度是-18℃。
⑵、天然温室效应:洁净大气的温室效应,地球表面平均温度15℃。其中大气层中H2O(g)的贡献约占3/4,CO2的贡献约占25%,此外,CH4、O3、N2O也有一定的贡献。
⑶、金星表面的温度约525℃,火星表面平均温度-23℃。
三、全球气候变暖
1、气候变暖的事实
IPCC(国际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从气温、降水和海平面等三个方面的变化,对气候变化做出评估报告。
2007年2月2日,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在巴黎发出迄今最
为严厉的警告:过去100年全球平均表面温度升高约0.74℃,到2010年则可能继续升高1.1到6.4℃,全球变暖已是无可争议的事实。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发布的那份决策者摘要就称,自1850年有仪器观测记录以来,12个最暖年份中的11个发生在1995年之后。{2006年年底,我国科技部、气象局等6个部门也联合发布了中国的第一个气候变暖国家评估报告。该报告指出,过去100年中国的升温幅度为0.5至0.8℃,到2050年则可能再升高2.3℃到3.3℃。}
IPCC第一工作组最新发布的决策者摘要说,近50年来全球平均温度的升高“很可能”是工业革命以来人为温室气体的增加所致。(“很可能”意味着90%以上的可能性,IPCC在2001年发布上一次评估报告时的认识水平是“可能”,即66%以上的可能性。)
从现在开始到2100年,全球平均气温的“最可能升高幅度”是1.8至4℃,在最坏
情况下,将可能陡升6.4℃。预测海平面升高幅度至少上升19至37厘米,最多升高28至58厘米。最近50年全球平均气温升高与人类活动相关,很可能是由于人为温室气体增加导致的。IPCC此次公布了名为《气候变化2007:科学基础》的《决策者摘要》是自2001年以来最新评估报告的第一卷,浓缩了全球几千位科学家在过去六年对气候变化的成因、程度和未来变化预测的最权威共识,结论是:自1870年以来,气候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总体上呈增暖趋势,自1850年以来的仪器观测结果在诸多方面如全球平均气温和海平面升高、大范围的冰雪等现象支持了这一观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推荐!)2025北京中考真题语文试题及答案.pdf VIP
- 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校园生活真快乐 大单元整体学历案教案 教学设计附作业设计(基于新课标教学评一致性).docx VIP
- 儿童呕吐腹泻家庭护理ppt.pptx
- 2025北京中考真题语文试题及答案.doc VIP
- 交通安全设施(标志、热熔标线)施工方案.docx VIP
- 食品采购管理方案.docx VIP
-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知识测试题库(含答案).docx VIP
- 酒店服务英语课件 3 外币兑换服务.ppt VIP
- 干眼诊治新进展讲及白内障术后干眼的防治.pptx VIP
- 交通安全设施标志、标线施工方案及方法.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