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龙穴岛港区道路软基处理真空预压的应用.doc
龙穴岛港区道路软基处理真空预压的应用
摘 要:本文针对龙穴岛深厚淤泥地层中的软基处理,通过设计方案的优化、真空预压处理技术的应用,达到地层排水固结加固作用,使工期相对缩短。
关键词:软基处理;真空预压;沉降;固结
?
一、工程概况
我司承建的龙穴岛港区道路一期工程位于南沙开发区南端,珠江口蕉门水道侧,连接广州南部快速,为广州港配套工程,按城市Ⅰ级主干道标准设计,双向八车道,路基宽度60米。工程所在建设场地位于人工围垦而成的大鱼塘中,表面为新近吹填的粉沙层,层厚约4~6m,成分夹杂浮泥、淤泥、混粉沙和少量卵石,其上被水覆盖,约0.5~0.8m深,其下15~20m均为淤泥类土,灰黑色、饱和、流塑、局部夹粉沙薄层。
该工程是为广州市三大工程中广州港的配套工程,是广州港启用后唯一与外界通行的道路,在启用之前,要保证其配套设备及设施的运输。故工工期紧,任务急,要求高。本项目通过修改原设计方案及真空预压工艺成功的应用,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有效地缩短了工期,且节约了投资,为广州港的按时启用提供了保障。此外,该项目施工条件恶劣,处于暂时无路、无电、无淡水的人造围垦岛上,是施工时需要重视的困难之一。
?
二、软基处理的方案及改进
根据钻探资料揭示,本项目沿线软弱淤泥类土深达20~25m,含水量高、空隙比大,强度低、压缩比很高,加上工期紧迫,故采用真空预压联合袋装砂井处理软土地基。原设计图纸中,真空预压真空膜,以密封沟压填淤泥来达到侧边密封的目的。但根据现场实际勘察,新近吹填的粉细砂层厚达到4~6m,按密封沟要求需挖穿砂层进入淤泥层至少50cm,在周边均为夹杂淤泥的粉细砂中,显然无法实施,即便实施挖沟,亦因软土放坡加大的缘故,而使真空预压面积大量增加,不但浪费了材料(膜、泵、管等),而且使真空效率下降,影响处理效果。根据上述情况,在真空预压实施时,改为“泥浆密封墙”实现两侧密封。
三、方案实施
熟悉并充分理解了设计意图后,根据现场实际条件(场地情况、材料供用、人机配置等)和业主要求编写详尽合理的实施性专项软基处理方案,确定施工流程、施工工艺。
施工流程:
测量放样→围堰→排水→铺设砂垫层→【袋装砂井、密封墙施工】→埋管、铺膜(踩膜)→抽真空→【路基填砂、沉降观测】。
1.围堰排、降水:因场地被水覆盖,且施工场地两侧均同时进行吹填砂施工,故全路段两侧需进行围堰隔降水,并在路边线两侧人工挖沟排水,因地下水位较高,且地表水经砂层渗透,故需适当设置集水井以污水泵抽排水,以达到降低场地内地下水位的目的。
2.砂垫层施工
砂垫层填筑在水位降低之后开始,用运砂船将砂运至码头,再用汽车运至现场,用推土机按设计及规范要求摊铺,其控制要点:⑴材料:采用洁净的中粗砂,含泥量不大于5%,细度模数大于2.7.⑵为排水顺畅,砂垫层摊铺离地面应有0.3m以上高度并预留一定的横坡。⑶分层压实、密实度不小于90%。
3.袋装砂埋井施工
作为“排水固结软基处理”方案中,竖向排水体的袋装砂井,是真空预压能否达到预期效果非常关键的基础条件。真正预压初期,上层水先被抽出时,细砂层收缩板结而必然对砂井产生“紧箍”作用,为防止本项目中厚达4~6m粉细砂层“箍”死砂井,堵塞地下水上行通道,对袋装粗砂材料的控制是非常关键的前提,大于0.5MM的砂含量必须占总量的50%以上,含泥量小于3%,细度模数大于3.0,渗透系数不小于5х10-3cm/s,其次,砂袋的灌砂率应控制在95%以上,才能够保证砂井不产生“断、缩颈”现象,此外,钢套管的垂直度、砂袋入井垂顺等都是施工中应严格控制的要点。
4.泥浆密封墙
如前所述,因4~6mm细砂层的存在,无法实施密封沟方案,经技术方案及经济造价分析,本项目采用了“双排咬合泥浆搅拌墙”方案,利用深层搅拌桩机在钻进和提升的同时,采用“四搅四喷”工艺,喷入合格的泥浆与原砂层充分搅拌均匀,形成一堵渗透系数小于1х10-6cm/s、伸入砂层以下淤泥层不少于50cm的地下连续密封墙,以确保抽真空时的膜下真空度。本项目采用双排ф70的泥浆搅拌桩,两桩彼此搭接20cm。其施工时控制要点:⑴泥浆比重大于1.35,粒径小于0.005mm的悬浮颗粒含量大于60%。⑵取现场砂样与泥浆进行配比试验,测定其搅拌后的渗透系数,以确定施工时的渗入比。⑶要求桩机下搅及提升速度均不大于1m/min,特别强调第一次提升速度小于0.57m/min。⑷泥浆泵压力均匀维持在0.1~0.2MPa。⑸桩位偏差小于5cm,钻杆垂直度小于1%。⑹特别注意有否进入淤泥层,通过砂层与淤泥层阻力的不同在设备电流表上的反映来判断。
1 / 1
1 / 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Unit6Inanaturepark人教PEP版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作业.docx VIP
- 康复辅助器具技术(绪论)PPT.pptx VIP
- 2025年云南省临沧地区选调生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综合能力测试题推荐.docx VIP
- 小学科学三年级“物体的运动”单元解读.pdf VIP
- 第9课 数字化应用优势多课件四上信息科技重大版(2023).pptx VIP
- 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研究课题结题报告.pdf VIP
-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pptx VIP
- 柴油维修手册(中文).pdf VIP
- 乒乓球竞赛规则法和裁判法.pptx VIP
- 类风湿关节治疗讲课教案.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