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讲:翻译概述:中国翻译史、翻译的性质、标准、目的和要求
I.Teaching Purpose:
A. Understand the history of Chinese translation
Grasp the nature, standard, aim and requirement of translation
II. Important and Difficult Points
A. The nature of translation
The standard of translation
III. Teaching Method
Combine the explanation of teaching contents with students’ exercise.
IV. Teaching Contents
一、中国翻译史
中国的翻译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出现过的翻译高潮大致也有五次。
1.东汉——唐宋,佛经翻译(Translation of Buddhist Scripture),出现过中国佛教的三大翻译家:鸠摩罗什(Kumarajiva 344--413)、真谛(Paramartha/Gunarata 499--569)、玄奘(Xuan Zang)。鸠摩罗什,天竺人,东晋时来华,译经300多卷,一改过去音译的弱点,主张意译,并倡导译者署名。他的译著有“天然西域之语趣”,表达了原作之神情,为我国的翻译文学奠定了基础。
真谛,印度佛教学者,南北朝时来华,译了49部经,著有《摄大乘论》,对中国佛教思想有较大的影响。
玄奘,唐朝人,于628年去印度求经,17年后回国,主持译场,19年译出75部佛经,且把老子著作的一部分译成梵文,是第一个向国外介绍汉文的中国人。他的翻译标准“既须求真,又须喻俗 ”,直到今天仍有意义。由于佛经的翻译,使“佛经”和“论”两种文体进入汉语。
2.清初的西方科技著作的汉译和中国典籍的西译构成了中国翻译史上第二次高潮。明万历年间到清代“新学”时期,出现了徐光启和意大利人利玛窦(Matteo Ricci,1552—1610)合作翻译的欧几里《几何原本》、《测量法义》等。利玛窦最早将“四书”译成拉丁文。中国经典和儒家学说通过意大利和法国传教士的翻译与介绍,先后有了拉丁文和法文译本,流传到欧洲知识界和上层社会。
3.三次高潮是五四以前对西方政治、哲学和文学作品的翻译。严复译了《天演论》,其中“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要义,激励中国近代的仁人志士们进行了民主革命。他还提出著名的“信、达、雅”翻译标准。林纾以文言文译的160多部文学作品,激起过很多中国现代人对于外国文学的兴趣。
4.四次高潮是五四运动之后,马列主义在中国得到译介和传播,中外文化的交流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得以发展。以李大钊为代表的先进分子开始接受并译介马克思主义。1920年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在中国马克思主义著作的传播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一大批新文化运动的创导者郭沫若、鲁迅、瞿秋白、陈独秀等先后译介了外国现实主义及其他流派的作品。这些作品的翻译,开中国现代翻译文学之先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之初后的十几年,我国对马列著作的汉译和《毛泽东选集》民族经文及外文的翻译投入了大量的人力,为我国翻译事业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同时,也大量翻译和出版了苏联与人民民主国家的文学作品。
5.第五高潮是1978改革开放后开始的西方学术著作和文艺作品的大量翻译。与此相对照的是中国作品译成外文量少质底的局面。中国文学作品之所以尚未被诺贝尔奖承认,原因之一就是作品的翻译质量问题。巴金《家》、沈从文《边城》,译文糟糕;评委不懂中文,靠译本了解原著;川端康成带者自己作品的译者去领奖。
二、翻译的性质
翻译的定义
1.1英国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定义:to turn from one language into another.
1.2 美国 Webster’s Third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韦式新编国际英语词典):to turn into one’s own or another language
1.3《辞海》、《汉语大词典》:把一种语言文字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
1.4 美翻译理论家尤今·奈达(Euqene Nide)的翻译概念:Translating consists in reproducing in the receptor language the closest natural equivalent of the source language message, first in terms of me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