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7年级下册历史重点.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 国 历 史 七 年 级 下 册 复 习 提 纲 第 1课 从“开 皇之治”到“贞观之治” 一、隋统一全国与“开皇之治”(P2页) 1、建立:581年(589年灭陈统一) 都城:长安 建立者:隋文帝杨坚 年号:开皇 2、隋文帝治国措施:①改革政权机构;②重视选拔人才; ③大力发展农业;④减轻赋税徭役;⑤倡导节俭; 3、开皇之治:开皇年间,隋文帝勤勉治国,锐意革新,形成国家富庶、社会繁荣的盛世局面,史称“开皇之治”。 二、贞观之治(P3页) 1、时间:626年 人物:李世民(唐太宗) 年号:贞观 2、治国措施: ①吸取隋亡教训,广开言路,选用良吏,提高行政效能; ②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允许农民用实物代替徭役) ③简法轻刑,修订法律;(《贞观律》) ④重视教育,大力培养人才。(国子学、太学) ⑤实行恩威并施的政策(和亲、封赏、迎击),改善民族关系。(天可汗) 3、表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社会安定,国力强盛,史称贞观之治。奠定了唐朝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第 2课 走 向 全 盛 时 期 的 唐 朝 女皇武则天(上承贞观,下启开元)(P8页) 1、时间:690年 国号:周 意义: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2、统治措施:①打击皇室和贵族集团 ②招揽人才,提拔了姚崇、 宋璟等有才干的人;③组织编写农书,指导农业生产;④鼓励 兴修水利、栽桑养蚕;⑤减免赋税徭役 3、作用:经济文化继续发展,为“开元盛世”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第 3课 科 举 制 度 的 创 立 和 发 展 科举制度的创立(P14页) 三国两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下令“分科举人”。 隋炀帝:开设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产生。 二、科举制度的影响(P16页) ①我国选官制度转变为以考试为主;②使一批有真才实学的人进入各级政权;③促进了教育事业和文学艺术的发展;④前后沿用了1300年 科举制度的实施与唐朝的繁荣有何关系? (答案:①满足了中小地主参政的愿望,缓和了阶级矛盾。有利于统治者政权的巩固和国家的统一。②国家掌握了选拔官吏的权利,选拔了一批促进国家发展的优秀人才。③激发了教育的发展。④看重诗赋文章,促成了唐朝文学的繁荣。) 第 4课 唐 朝 的 民 族 关 系 一、唐与吐蕃的关系(P18页) 1、生活在青藏高原,是藏族的祖先。吐蕃的首领称赞普。 2、7世纪,松赞干布统一吐蕃。定都逻些。 3、关系 和亲:①唐太宗嫁文成公主给松赞干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②唐中宗时,金城公主入藏。尺带珠丹上书说唐蕃“和同为一家”。 会盟:823年,唐蕃正式结盟,立会盟碑在拉萨大昭寺门前。 二、唐与南诏的关系(P20页) 1、生活在云南洱海一带的南诏是彝族、白族的祖先; 2、蒙舍诏统一各诏,建立南诏政权。太和城(云南大理太和村) 3、唐玄宗册封皮罗阁为云南王。 三 唐与回纥的关系(P21页) 回纥是维吾尔族的祖先。 1、关系:①唐太宗贞观年间,回纥出兵助唐灭东突厥。②唐玄宗封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③安史之乱时回纥出兵助唐收复长安洛阳。 2、唐朝采取哪些方式来加强与少数民族的联系: 经济文化交流、册封、和亲、会盟、直接管理。 第 5课 唐 朝 的 对 外 文 化 交 流 一、谴唐使来华(P24页) 唐朝时,日本派使节到唐朝 目的:密切两国关系,学习唐朝先进的经济文化。 代表人物:空海、阿倍仲麻吕、吉备真备。 第 6课 辽、宋、西 夏、金 的 并 立 二、辽、西夏与北宋的战与和(P36页) 1、1005年,北宋与辽议和,订立“澶渊之盟”,从此边境稳定,经济文化交流频繁(杨家将)。 2、1044年,西夏与北宋达成和议,双方在交界地带设置贸易市场,互通有无,维持了长期的和平关系。 三、北宋与辽、西夏的战与和给各方带来怎样的影响? ①战争给双方带来损失。 ②和好使双方边境相对稳定,有利于经济文化交流,并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关系。 ③北宋每年向辽夏交纳大量岁币,成为北宋积贫积弱的一个重要因素。 第 7课 南 方 经 济 的 发 展 一、商业的繁荣(P44页) ①北宋时商业发达,在四川地区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②南宋时发行的纸币叫会子。 ③临安是南方的政治中心,又是最大的商业都市。 ④海外贸易活跃,海港主要有广州、泉州等,政府设市舶司管理 二、经济重心南移(P45页) 1、南移经过:从夏商到秦汉,我国经济重心一直在北方。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开始南移;唐朝中期后南移加快。两宋时南方已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2、南移原因:①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②南方有相对安定的政治环境 ③南方自然资源得到更多的开发和

文档评论(0)

shaoye34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