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子宫内膜异位症.ppt

  1. 1、本文档共9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肠道子宫内膜异位症.ppt

痛 经 成都中医药大学妇科 曾倩主任医师 定义 分类 历史沿革 病因病机 诊断 鉴别诊断 辨证论治与西医治疗 (一)定义 (二)分类 (三)历史沿革 痛经最早见于《金匮要略》:“带下,经水不利,少腹满痛,经一月再见。” 《诸病源候论》首立“月水来腹痛候”,认为“妇人月水来腹痛者,由劳伤血气,以致体虚,受风冷之气客于胞络,损伤冲任之脉。”为研究痛经的病因病机奠定了基础。 《景岳全书·妇人规》“经行腹痛,症有虚实。实者或因寒滞,或因血滞……大都可按可揉者为虚,拒按拒揉者为实”。不仅较为详细的归纳了本病的常见病因,且提出了据疼痛时间、性质、程度“辨虚实之大法”的见解,对后世临症多有启迪。 《傅青主女科》《医宗金鉴》又进一步补充了寒湿、肾虚的病因及调肝汤、当归建中汤等治疗方药。 (四)中医病因病机 痛经的发生与冲任、胞宫的周期性生理变化密切相关,主要病机在于邪气内伏或精血素亏,更值经期冲任二脉气血的生理变化急聚,导致胞宫的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或冲任亏虚,胞宫失于濡养,“不荣而痛”。故使痛经发作。病位在子宫、冲任。 (四)西医病因 前列腺素合成与释放过度 子宫收缩异常 血管加压素作用 其它 前列腺素合成与释放异常 目前已知前列腺素(PG)可影响子宫收缩:PGF2a可刺激子宫过度收缩,导致子宫血流减少;正常子宫内膜,月经前合成PGF2a能力增强 ;痛经患者的子宫内膜生成的PG为非痛经患者的7倍。月经期PG的释放主要在初48小时内,这与痛经发生的时间一致。PGF2a进入血循环可引起胃肠道、泌尿道和血管等处的平滑肌收缩,从而引发相应的全身症状。 子宫收缩异常 原发性痛经的发生与子宫肌肉活动增强所导致的子宫张力增加和过度痉挛收缩有关。正常月经期,子宫腔内的基础张力1.33kp,宫缩时压力不超过16kpa,收缩协调,痛经时,子宫腔内的基础张力升高,宫缩时压力16-20kpa,收缩频率增加,且变得不协调或无节律性的收缩。 血管加压素作用 血管加压素能引起子宫肌层及动脉壁平滑肌收缩加强,子宫血流减少。雌激素能刺激垂体后叶释放血管加压素。正常情况下,月经期的血管加压素最少。原发性痛经妇女,晚黄体期雌激素水平异常升高,所以在月经期第一天血管加压素水平高于正常人2-5倍,造成子宫过度收缩及缺血。 其它 白细胞介素一直被认为会增加子宫纤维对疼痛的敏感性,在原发性痛经对前列腺素抑制剂治疗无效的妇女,其内膜中有大量的白细胞介素存在。 垂体后叶加压素及催产素也可能导致子宫肌层的高敏感性,减少子宫血流,引起原发性痛经。 亦研究表明原发性痛经的发生还受精神、神经因素的影响,另外与个体痛阈及遗传因素也有关。 检查: (1)妇科检查:功能性痛经者,盆腔多无明显病变,部分患者可有子宫体极度屈曲,宫颈口狭窄。子宫内膜异位症者多有痛性结节,子宫粘连、活动受限,或伴有卵巢囊肿;子宫腺肌病者子宫多均匀性增大,经期检查时子宫压痛明显;慢性盆腔炎者有盆腔炎症的征象。 (2)其他检查:B超、宫腔镜、腹腔镜、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 (七)辩证论治 本病属妇科痛证,以腹痛为主症,辨证时结合月经的情况与患者素体情况,从腹痛以下几方面着手: (1)发生的时间 (2)疼痛的部位 (3)疼痛的性质 (4)疼痛的程度 治疗原则 本病病位在子宫、冲任,变化在气血,治疗以“调理子宫、冲任气血”为主,遵循“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治疗分以下两部: 经期调血止痛以治标,及时控制缓解疼痛 平时辨证求因而治本 临床分型 常见证型如下: 气滞血瘀证 寒湿凝滞证 湿热瘀结证 血虚肝郁证 肝肾亏损证 阴虚肝郁证 (1)气滞血瘀证 主症: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拒按;经血量少,行而不畅,血色紫黯有块 ,块下则痛减,乳房胀痛,胸闷不舒,舌质紫黯或有瘀点,脉弦。 治法:理气行滞,化瘀止痛 方药:膈下逐瘀汤(《医林改错》) 红花 桃仁 赤芍 川芎 当归 丹皮 乌药 枳壳 香附 甘草 五灵脂 延胡索 服法:水煎服,日三次,每2日一剂, 经前3天起服至痛经消失停止。 (2)寒湿凝滞证 主症: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引及腰背,得热痛减 ; 月经或见推后,量少,经色黯有块、面色青白,肢冷畏寒,舌黯,苔白,脉沉紧。 治法:温经散寒,化瘀止痛 方药:少腹逐瘀汤(《医林改错》) 肉桂 小茴香 干姜 当归 川芎 赤芍 蒲黄 五灵脂 延胡索 没药 服法:水煎服,日三次,每2日一剂, 经前3天起服至痛经消失停止。 (3)湿热瘀结证 主症:经前或经期小腹疼痛或胀痛不适,有灼热感,或痛连腰骶,经血量多或经期长,色黯红,质稠或

文档评论(0)

zhaoxiaoj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