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5年制神经症等.ppt

5年制神经症等.ppt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5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5年制神经症等

神经症 Neuroses 神经症共同特征 起病常与精神应激或者社会心理因素有关; 病前多有一定的素质基础和人格特征; 症状无相应的器质性病变为基础; 一般社会适应能力良好; 一般无明显或持续的精神病性症状; 自知力大都完整,一般能主动求医; 主要表现焦虑、恐惧 、强迫、疑病、广泛性脑功能失调等症状; 病情多持续迁延; 流行病学 国外:总患病率报告在5%左右 我国:总患病率为1.5%(1990年)。 病 因 神经症病因是多源性的,至今仍无定论。 有研究虽然发现某些神经症有家族聚集倾向,但较多的学者认为,遗传的仍是一种个性特征或易感素质。 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外在的精神应激因素与内在的素质因素是神经症发生的必不可少的原因,两者缺一不可。 (一)精神应激因素 ①应激事件的强度往往不十分强烈,多是一些日常琐事。 ②应激事件对患者本人往往具有某种独特的意义。 ③患者对应激事件引起的心理困境或冲突往往有一定的认识,但往往不能将理念化解为行动,最终超过个体的应付能力或社会支持能提供的保护水平而导致发病 。 ④神经症患者的精神应激事件不但来源于外界,更多地源于患者内在的心理欲求。 (二)素质因素 神经症患者个性特征或个体易感素质对于神经症的病因学意义可能更为重要。 遗传影响主要表现为易感个性。 个性特征首先决定着患神经症的难易程度。个性古板、严肃、多愁善感、焦虑、悲观、保守、敏感、孤僻的人易患神经症。 不同的个性特征决定着患某种特定的神经症亚型的倾向。 心理学上的神经症理论 精神分析学派 行为主义心理学派 认知心理学派 精神分析的神经症理论 精神分析学说由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S,Freud,1856-1939)创立。他的基本理论有两个重要部分。 其一是把心理活动分为意识(consciousness)、前意识(precon-sciousness)、潜意识(unconsciousness)三个层次。 第二个基本理论是把人格分为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ego)三个部分。 精神分析学说--心理活动 意识即我们平时可以感觉到的心理活动内容 。 潜意识是我们的心理活动更大的部分,它们不能直接地或原封不动地进入意识,因为会违背社会规范、良心道德等而使个体感到痛苦。 潜意识与意识之间为前意识,是控制潜意识内容进入意识的守门员。 潜意识的内容只有经过改头换面,在前意识防御功能减弱的情况下宣泄出来。如表现为一些千奇百怪的梦、莫明其妙的口误笔误或者一些神经精神症状。 精神分析学--人格 本我是人格的基础,是各种本能的活动中心,包括各种欲望与冲动,不受理性的约束,按惟乐原则行事; 自我是人格的执行者,是人和客观现实相互作用的产物,因此自我是按现实原则行事; 超我是人格的监督者,由自我理想与良心两部分组成,追求的是完美而不是快乐。所以超我按道德原则行事。 诊断标准(症状标准) 恐惧症状; 强迫症状; 惊恐障碍; 广泛性焦虑症状; 疑病症状; 神经衰弱症状; 躯体化症状或躯体形式症状 诊断标准 严重程度标准:妨碍工作、学习、生活和社交;无法摆脱的精神痛苦;主动要求治疗。 病程标准:除惊恐发作外,至少3个月。 排除标准:脑器质性和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重性精神病等。 神经症包括 恐惧性神经症(恐惧症) 焦虑性神经症(焦虑症) 强迫性神经症(强迫症) 躯体形式障碍 神经衰弱 其他神经症及未特定的神经症等类型 恐惧症 恐惧症 过分和不合理的恐惧外界某种客观事物或情境为特征的神经症性障碍,患者常极力回避其害怕的对象或情境。 发作时常伴有明显的焦虑和自主神经症状 临床类型 广场恐惧症:害怕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害怕到人多拥挤的场所,害怕出远门等。 社交恐惧症:害怕处于众目睽睽的场合大家注视自己;或害怕自己当众出丑,使自己处于难堪或窘困的地步。 单一恐惧症:对某一具体物件、动物等有一种不合理的害怕。 诊断 本病以回避对物体、情境或活动的恐惧为特征;患者明知这种恐惧不合理或是过分的,但又不能控制。临床表现特殊,因而诊断不难。 鉴别诊断 焦虑症:可无特殊的对象;某种意外的担心,但无明显的恐惧和回避行为。 强迫症:源于患者内心的某些思想或观念,并非对外界事物的恐惧,常有强迫动作,而少有回避行为。 治疗 行为疗法:以暴露疗法为主,酌情选用系统脱敏或冲击疗法;同时配合反应防止技术,减轻或消除患者的回避行为。 其他心理疗法:精神分析、领悟疗法、催眠疗法,以及支持性心理治疗,都可用以治疗恐怖症。 药物治疗:丙咪嗪、阿普唑仑、心得安、赛乐特。 焦虑症 概述 焦虑性神经症,简称焦虑症。以广泛和持续

文档评论(0)

xxj165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4月1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