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四年级上册语文集体备课
今日之困惑
近日,正在学习开车,快要电子路考了。教练整日拉着我们学员练车。有一项考试叫连续障碍,俗称“压大饼”,网上评价难度系数五颗星。这项考试实际上就是在路面上错开设置了6个凸起的窨井盖,车辆要从6个圆饼之上连续通过,车轮既不能压在圆饼之上,也不得碰擦圆饼,车轮不可超出或轧压道路两侧的边缘线。据说这项考试就连有20年车龄的老司机也不一定能考过。
于是,我们几个一起考试的学员一边昏天黑地地练一边抱怨,这是谁想出来的馊点子,这不是成心整人吗?谁会在大马路上这么规律地放几个窨井盖,你还得一个不落地让它们从你的车轮下安然无恙地穿过,还不能压着它。回过头想想,突然觉得这像极了我们今天的教育。我们教的东西有多少是实用的?为了应付考试,我们呕心沥血、扒心扒肝地教学生,题海战术又铺天盖地地席卷而来,就??了在期中期末考试时,能押上那么一点宝,可实际情况是常常颗粒无收,往往考试的题目中只有基础的一两项是学生接触过的。面对这种情况,很多老师困惑了。我们究竟该教些什么?难道语文书真的不用教了?
今天,我们很多教师面临的第二个问题就是怎么教的问题。很多老师可能都有感觉,十多年前,我们教书很简单,一节课上下来轻轻松松,往往好评如潮。可新课改全面深入地展开以后,我们竟然不会教书了。我们仍旧废寝忘食地钻研教材,苦心孤诣地撰写教案,甚至不惜动用集体的智慧,认认真真地上公开课,可课堂上的毛病却越来越多。更可怕的是,正当我们小心翼翼地尝试新课改,努力顺应新课改的步伐时,正当我们开始在课堂上竭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时,正当我们在潜心琢磨如何体现新课改的思想和理念时,专家学者们竟然又开始全面地反思新课改中的问题、弊端和假象了。说自主学习不等于放任自流;课堂上许多合作是假合作;探究的问题没有价值;学生的主体地位的体现不能取代老师的主导作用;不要为了生成而生成……我们这些实践者的脚步似乎总是滞后。这两天,我正在看钟启泉教授写的一篇文章《课程改革:挑战与反思》,我发现原来钟教授把这种情况称之为“课程标准与课堂教学之间的落差”,正因为有这样的“落差”,才会生出种种“乱象”来。
其实,今天的教师比任何时候的教师都迷惘。我们站在风口浪尖上,被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浪潮左右,“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我曾经自嘲,说自己是“在夹缝中求生存的人”。今天我们究竟该旗帜鲜明地站在哪一个阵营里,许多专家学者讳莫如深。我这两天正在看《中国最佳教育随笔》,一共两本,令人感到讽刺的是往往前一篇文章还对新课改大张挞伐,后一篇文章又在摇旗呐喊。而这个问题却实实在在地影响到一代教师和学生的“幸福指数”。作为一线教师的我既不能规避学生的考试成绩是衡量教学质量的标准之一,又不能简单地回归到新课改伊始踌躇满志的状态中去。虽然举步维艰,可依然要蹒跚前行。
那么,到底是什么造成了今天这个局面?钟教授认为有三个瓶颈导致了当前课程改革的种种困惑:一是高考制度滞后;二是教育立法滞后;三是教师研究滞后。他尤为强调“我国缺乏教师研究的积累,如何帮助教师转换角色是我们面临的严峻课题。”
在乱象丛生的今天,我们究竟应该怎么做?
不跪着教书。
7月初,我们学校和安阳第一实验小学共同举办了第二期校本培训活动。在这次活动的第一天就安排了四位老师同课异构,其中有两节语文课上的是人教版六年级的课文——朱自清先生的《匆匆》,我很感谢学校把这次机会给了我。下午,我校就请来了南京市数学教研员朱宇辉和语文教研员芮琼老师做了两场精彩的讲座。芮琼老师讲座的题目叫《提效与求真》,在讲座中两位专家援引了大量生动鲜活的课例,立足于新课改中出现的种种弊端与假像,深入浅出地阐释了高效课堂的生命力。专家同时谏言,作为一线教师要时刻明确目标,把握教材,摒弃形式主义,力求超越文本。朱老师在讲座最后引用了布袋和尚的一首诗“手把青秧插野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心地清净方为道,后退原来是向前。”芮老师在讲座的最后也谈到了“大道至简”。其实,这就是在告诉我们,教学之道要不断反思,不断回首;要删繁就简,去冗存真;要六根清净,回归本质。
我个人非常崇敬南师附中的特级教师王栋生,他笔名吴非,写过一本书——《不跪着教书》。这本书所传递给我的除了强烈的共鸣之外,还有深层的思索,甚至精神的引领。它让我更多地学会了关注周围的教育现象,并竭力去揭示其中蕴含的教育实质。在这本书的扉页上有这么一段话:想要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如果教师没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他的学生会是什么样的人?在巨大的麻木和冷漠面前,我的确有过放弃的念头,然而一想到中国人有千百年下跪的历史,想到“文革”给中国人带来的灾难,想到下一代人还可能以各种各样的形式下跪,就觉得我们中国首先得有铁骨教师,教育的词典中才能有“铸造”这样的词条。
回顾我们的成长史,我们的确跪了太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