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6初一科学熔化与凝固选编
初一科学 第12讲 复习和测试 姓名:
知识提要
第五节 熔化与凝固
1、物质的存在状态通常有三种:气态、液态、固态,物质的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种变化叫做物态变化。
2、我们把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
凝固是熔化的逆过程,凝固过程要放出热量,熔化过程要吸收热量。
3、具有一定的熔化温度的物体叫做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的物体叫非晶体。
晶体和非晶体的主要区别是:是否具有熔点;
无论是晶体还是非晶体,熔化时都要吸收热量。
4、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 熔点 。它是晶体的一种 特性。
5、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的温度叫做 凝固点 。
同一晶体的 熔点 和 凝固点 是相同的。
6、 晶体 :熔化过程吸热,温度保持不变。熔化条件:达到熔点,吸热。
熔化特点 非晶体:熔化过程吸热,温度逐渐升高。
晶体:凝固过程放热,温度保持不变。凝固条件:达到凝固点,放热。
凝固特点 非晶体:熔化过程放热,温度不断降低。
7、在晶体加热熔化过程中:熔化前温度逐渐上升(固态)——
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固液共存) ——
熔化后温度逐渐上升(液态)。(注:熔化时间不是加热时间。)
8、区分晶体和非晶体熔化和凝固图像的标志是:看T-t的图像中有没有一段平行于横轴的等温段图像。
9、萘的熔点是 80℃ ,硫代硫酸钠的熔点是 48℃ 。水的熔点是 0℃
10、晶体例:金属、冰、水、海波等||非晶体例:松香、石蜡、玻璃、塑料、橡胶等。
第六节 汽化与液化
1、物质由液态变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或凝结。
2、汽化吸热,液化放热。
3、液体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4、蒸发时,液体的温度降低,周围环境的温度降低。
温度计从酒精中取出后示数将先下降后上升,最后不变。(下降是因为玻璃泡上的酒精在蒸发时要吸收热量,后上升是因为酒精蒸发完后回到室温。)
5、液化的方法有: 降低温度 、 压缩体积。
项目 蒸发 沸腾 相同点 都是汽化现象,都要吸收热量。 不同点 1.只发生在液体表面
2.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 1.同时发生在液体内部和表面
2.只在一定温度沸点下发生 影响因素 液体温度高低
液体的表面积大小
液表空气流通快慢 液体表面气压大小
(气压低,沸点低) 典型例题
[例1].有一只温度计的刻度不准确,但相邻两格间的距离是均匀的。将温度计放入冰水混合物中,示数是30C,放在沸水中(在1标准大气压下)示数是970C,若放在空气中,示数是250C,那么室内实际温度是( ) A.250C B.24.30C C.23.40C D.无法计算( )
某城市要塑造一个运动员形象的大理石全身像,所选取的模特质量为75千克,要塑造的大理石人像高度是模特的15倍,试计算这尊石像的质量约为多少?(大理石密度:27×103千克/米3,人体密度与水相近)注意:1.满分00分,时间0分钟。做在答卷上( )
①体温是否恒定 ②是否有脊椎骨 ③卵生还是胎生 ④水生还是陆生
A.①或② B.②或③ C.③或④ D.①或④
3.下列关于生物的层次结构说法正确的是( )
A 鸭蛋是属于细胞层次 B.人体中参与调节作用的系统是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
C.所有的动物都有系统这一层次结构 D.番茄的表皮是属于上皮组织
4.到了20世纪60年代,随着海洋地质学、古地磁学、地球物理学等的兴起和发展,人们又在“大陆漂移说”的基础上创建了一种新的全球构造理论——“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大西洋的形成是由于
A、地壳的凹陷 B、板块的挤压 C、板块的碰撞 D、板块的张裂
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B C D
6.美国海豹突击队在巴基斯坦境内击毙了911事件的恐怖大亨本·拉登。美国借助脸部识别技术和DNA技术共同来确定本·拉登的身份。其中用于遗传的DNA主要存在于细胞结构中的( )
A.细胞壁 B.细胞核 C.细胞膜 D.细胞质
7.如图,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两铅块就会结合起来,甚至下面吊一重物,都不能把它们拉开,这说明A.两铅块被压得太紧B.下面所吊的重物还不够重C.两铅块分子之间有引力D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中国云新南航空公司acars系统培训.ppt VIP
-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87814.ppt VIP
- 《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与信号》教案 第11课 城市轨道交通通信系统(一).docx VIP
- 大众蔚领保养手册.docx VIP
- 部编人教版小学4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优秀教案设计.doc VIP
- 道德与法治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pptx VIP
- 2026年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第3讲离子共存 离子的检验与推断.pptx VIP
- 冯唐成事心法读书札记.docx VIP
- 第1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中职专用】2024年中职思想政治《哲学与人生》金牌课件(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pptx VIP
- 《新闻采访与写作》电子课件 第三章 新闻采写的客体——新闻事实.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