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2104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VIP

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2104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2104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

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 共36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B.孝悌(tì) 朝觐(jìn) 孳(zī)孳为善 鼎铛(dāng)玉石 C.卜筮(shì) 户牖(yǒu) 荷(hè)蓧丈人  斐(fěi)然成章 D.期(jī)年 论(lùn)语 熙熙攘攘(rǎng) 涸(hé)辙之鱼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睥睨??? ? 讴歌? ? 长嘘短叹?? ? 恻隐之心 B.颓圮???? 颠沛?? 克己复理??? ? 惊魂甫定 C.肖象???? 煽动? 竭泽而渔??? ? 以德报怨 D.勖勉??? 暴戾???? 百仞之渊??? ? 喟然长叹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迪拜危机后,酒店开始有选择地接待旅行团。中国客首当其冲,成为帆船酒店新的入住客生力军之一。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从这些关于祖先的事迹中,孩子们在精神上与祖先建立了联系,找到了族群上的归属感,完成了“我是谁?”“我从哪里来?”的原初确认。 B.早在两千多年前,孟子就提出了欣赏诗歌的一个基本方法——“以意逆志”。孟子说:“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C.可是,一次失败就心跳;二次失败就惊慌;三次失败就方寸大乱。这种球员的失败,与其说是败于球技,不如说是败于心理素质。 D.猴子跳到一个十一、二岁的孩子(他是船长的儿子)面前,把他的帽子摘了下来。 6.下列对有关名著名篇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宝玉挨打后,林黛玉倍感伤心,不禁感怀身世,于暮春时节扫起落花,埋在土里,称为花冢,写下了充满抑郁不平之气的《葬花吟》。 (曹雪芹《红楼梦》) B.孔教会会长冯乐山向高公馆要一个丫环做妾,高老太爷满口答应,就在他的所有丫环中任意选了一个作为人情送给冯乐山,这个被选中的丫环就是鸣凤。 (巴金《家》) C.“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其中“伏龙”指诸葛亮,“凤雏”指庞统。歇后语“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指的是徐庶虽被曹操用老母赚取,后来,徐庶虽身在曹营,却终身不曾为曹操献一谋一计。 ( 罗贯中《三国演义》 D.爱斯美拉达爱上了外貌英俊的弗比斯,他们在夜里幽会。妒火中烧的克洛德用尖刀刺伤了弗比斯,然后跳窗而逃。 (雨果《巴黎圣母院》) 孔子之所以取得这种历史地位还与他用理性主义精神来重新解释古代原始文化——“礼乐”分不开。在这里,艺术已不是外在的仪节形式,它必须诉之于感官愉快并具有普遍性,并与伦理性的社会感情相联系,从而与现实政治有关。这种由孔子开始的对礼乐的理性主义新解释,到荀子学派手里,达到了最高峰。 理性精神是先秦各派的共同倾向。其中,与美学——艺术领域关系更大和影响深远的,除儒学外,要推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道家作为儒家的补充和对立面,相反相成地在塑造中国人的世界观、审美兴趣上,与儒家一道,起了决定性作用。 孔子世界观中的怀疑论因素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知其不可而为之”等等),一方面终于发展为荀子的乐观进取的无神论(“制天命而用之”,“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另一方面则演化为庄周的泛神论。孔子对氏族成员个体人格的尊重(“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一方面发展为孟子的伟大人格理想(“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另一方面也演化为庄子的遗世绝俗的独立人格理想(“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为之业”)。如果说荀子强调的是“性无伪则不能自美”,那么庄子强调的却是“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前者强调艺术的人工制作和外在功利,但由于以其狭隘实用的功利框架,经常造成对艺术和审美的束缚、损害和破坏;后者突出的是自然,即美和艺术的独立,给予这种框架和束缚以强有力的冲击、解脱和否定。道家的某些说法更好地抓住了艺术、审美的基本特征:大巧若拙,言不尽意;用志不纷,乃凝于神。这些恰恰又可以补充、加深儒家,而与儒家一致。 儒家强调的是官能、情感的正常满足和抒发,是艺术为社会政治服务的实用功利;道家强调的是人与外界对象的超功利的无为关系,是内在的、精神的、实质的美,是艺术创造的非认识性的规律。前者对后世文艺的影响主要在主题内容方面,后者则更多在审美方面。而艺术作为独特的意识形态,重要性恰恰是其审美规律。 (选自李泽厚《美的历程·先秦理性精神》,有删改) 7. 根据文意,对“先秦理性精神”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ranfan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