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交通工程到智能运输系统中国ITS的开发与展望.doc

从交通工程到智能运输系统中国ITS的开发与展望.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交通工程到智能运输系统中国ITS的开发与展望从交通工程到智能运输系统中国ITS的开发与展望.doc

三茅人力资源网: HR找资料上三茅资料: / 从交通工程到智能运输系统——中国ITS的开发与展望 一、ITS开发与应用在中国的兴起 1.90年代以前的交通工程 中国的ITS前身或基础工作早在70年代末已经开始,称之为交通工程,当时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与北京市公安局合作首次在中国进行计算机控制交通信号的工程试验,80年代初国家科技攻关项目“津塘疏港公路交通工程研究”,首次在高等级公路上把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电子技术用于监视和交通管理系统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科学研究和工程实施,在城市交通管理、高速公路监控系统、收费系统、安全保障系统等方面取得多项科研成果,并开发生产了车辆检测器、可变情报板、可变限速标志、紧急电话、分车型检测仪、通信控制器,监控地图板等多种专用设备,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和规范,无疑这些工作是我们今天进行ITS研究和开发的基础。通过多年来中国交通科技界和工程界的不断努力,在中国城市建设和高等级公路建设的带动下,中国为智能运输系统的开发和应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90年代开始ITS的跟踪与开发 中国的学者是在90年代初开始关注国际上ITS的发展,他们的通过各种方式将ITS介绍到中国,中国的学者很早就参加了ITS世界大会的指导委员会,不少院校和研究单位的学者和专家参加了ITS世界大会并发表论文。中国科学技术部是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主管部门,对于智能运输系统,中国科学技术部表现了巨大的热情,已经将智能运输系统的研究开发和应用列入了中国高新技术开发和产业化计划,近几年来组织中国与交通运输有关的部门讨论联合开发中国的智能运输系统,参加的部门有:交通部、公安部、建设部、铁道部、信息产业部等,还有许多中国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参加。 为加快中国智能运输系统的开发与应用,中国科学技术部与欧盟开展了一系列的交流与合作,1997年6月和1998年6月分别在北京和布鲁塞尔举行了中欧ITS学术会议,完成了中欧在ITS领域的合作战略,并且已经有合作项目启动,例如北京市二、三环视频监控和诱导系统。 为了学习国际上ITS研究、开发和应用方???的先进经验,了解国外实际工作的进展,中国各政府部门都加强了这方面的国际交流,从1995年以来,中国在ITS方面的部分活动见下表1所示。 表1 1995年以来中国在ITS领域的部分学术活动 时间 内容 组织部门 1995年10月 派团参加第二届ITS世界大会 交通部 1996年10月 中日ITS交流展示会 交通部 1997年1月 派团出访欧盟和ERTICO 国家科委 1997年2月 派团访问美国和加拿大 交通部 1997年4月 97北京智能交通系统发展趋势研讨会 电子部 1997年6月 中欧智能交通系统研讨会 国家科委 1997年10月 派团参加第四届ITS世界大会 交通部 1997年11月 水、环境、交通与可持绩发展国际研讨会 建设部 1998年6月 中欧通信与信息合作大会 科技部 1998年10月 交通部凤懋润总工代表黄镇东部长参加第五届ITS世界大会 交通部 作为政府主管部门之一的交通部,在制定科技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长期规划时,就将发展ITS列入计划,从95年开始的交通部即开始组织代表团参加ITS世界大会,并成立了交通部智能运输系统工程研究中心,1996年交通部委托该中心在国家“六五”、“七五”和“八五”科技攻关取得的成果基础上,进行智能运输系统发展战略研究,希望通过这一研究制定发展规划和计划,同时也为企业界提供一个发展的指南,目前这项研究已经完成,研究报告已经提交给交通部。除此之外,该中心还开展了GPS定位与导驶系统研究、基于GPS的路政车辆管理系统等项目的研究、快速货运系统研究与示范工程、高速道路交通仿真的研究和智能运输系统中心试验室的建设等项目。 二、ITS在中国的发展战略 1.中国道路交通发展的简况经过48年的建设,特别是近十多年的发展,中国的公路今天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规模,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干线公路已初步形成网络,客、货运输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截止到1997年末,全国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22.6万公里,其中属于二级以上汽车专用公路标准的高等级公路已超过24000公里,其中包括高速公路4771公里。全国所有的县市、98%的乡镇、81%的行政村都已经通了公路,全国汽车保有量超过1100万辆(不包括农用运输车)。 根据国家的“九五”计划和2010年发展纲要,交通部原计划用30年左右的时间完成公路主骨架、水运主通道、港站主枢纽和支持保障系统的规划建设。公路主骨架的主要内容是:根据“五纵七横”的布局框架,建设12条约35000公里以高等级公路组成的国道主干线。为了使公路运输实现高

文档评论(0)

ganqlud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