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那片蓝 三沙渔民的故事.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守护那片蓝 三沙渔民的故事.doc

守护那片蓝 三沙渔民的故事   “西沙、南沙和中沙,三沙自古我的家,爷爷在这采珠贝,爸爸在这捕鱼虾……” 2012年7月24日,海南省三沙市成立。作为中国地理位置最南、海域面积最大、陆地面积最小、人口最少的地级市,这片蓝色国土,承载着国人逐梦浩瀚南海的冀愿。在三沙市成立四周年之际,摄影师贾代腾飞登上了三沙市政府驻地永兴岛,以及赵述岛、北岛、南沙洲等岛礁,用镜头讲述渔民们守护祖辈留下的这片蓝的故事。      一边大海龟产卵 一边小海龟破壳   2016年7月25日下午6点,三沙市七连屿海龟保护站寻护员符永波跟平常一样,到北岛海滩边巡逻。每年4月至10月,是绿海龟上岸产卵孵化的季节。西沙群岛是我国海域为数不多海龟上岸产卵点。突然,符永波放慢了脚步,压低了声音,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一只龟壳直径一米多的海龟,正趴在沙堆上产卵。      海龟通常是夜间随潮水上岸。雌海龟会选择沙质松软的海滩,用鳍掘出一个洞穴,然后把乒乓球大小的蛋产在洞里。产完后,再用沙土把蛋掩埋,最后再在旁边扒一个假洞。   “按理说,这段时间是后半夜的潮水,海龟不会在天没黑的时候,冒险上岸产卵,可能是因为台风马上要登陆的缘故吧。”符永波激动地说。海龟平均一窝能产七八十枚蛋,一年上岸产卵五次,但据统计,每一百只小海龟只有一只能存活,而绿海龟通常要二十年才成熟。约两小时后,大海龟产卵结束,慢慢地爬回了大海,消失在视线中。      就在大海龟产卵地不到50米的另一处海龟窝里,沙子在不断松动,不到三分钟,一只只小海龟从沙地里一个劲冒出来。一只、两只、三只……根本数不过来。这些小家伙们,仿佛听见母亲在大海的呼唤,争先恐后地朝海里爬去。“自然就是这么奇妙!”符永波将一块注明了编号、时间的标牌,插在刚下蛋的海龟窝旁。每一窝蛋都登记在册,每一窝小海龟出窝的时间,都准确记录下来。   今年63岁的黄宏波,是北岛海龟保护站的负责人,年轻时是捕海龟挣工分,如今是每天巡逻保护海龟,自1967年上岛以来,他与海龟打了近半辈子的交道,结下了半个世纪的情缘。上世界90年代后,海龟被列为国家保护动物,黄宏波的工作之一就转换成了保护它们。整个北岛常住居民有14人,三个家庭。黄宏波的保护站工作人员,也是岛上的渔民。他们除了在北岛上巡逻外,也会到附近的岛礁轮流巡查。一是看有无将被海水淹没的海龟窝,需要将蛋转移,二是怕有人上岛偷蛋。“海龟有个特点,就是它小时候从哪个沙滩孵化出来,等它成熟后,还会回到这个沙滩产卵。所以,一定要守护好这片沙滩。”黄宏波对同样是保护站一员的儿子黄锐叮嘱道。      不毛岛礁 绿树成荫   由于缺乏淡水,三沙不少岛礁植被稀少,有的甚至是不毛之地,满是白色沙粒和珊瑚碎石,太阳一晒,白花花刺眼。台风过境和海浪侵蚀,破坏着岛礁的地理和自然环境。西沙洲就是其中之一。   从三沙市政府驻地永兴岛乘船约一个小时,便抵达西沙洲。从前,这里无人居住,到访者连个遮荫的地方都没有。三沙市成立后,三沙人开始了漫长的人工栽种植被与生态保护工程。居住在赵述岛的渔民梁昌健是最早一批上岛种树的。2008年,赵述岛的渔民们在西沙洲种下了一片木麻黄树,为了种活这些树,他们轮流用渔船运淡水过来浇灌。如今这片最早的木麻黄已经长到了两米多高,为每一个上岛之人提供阴凉。但一片林不足以覆盖整个西沙洲。三沙市成立后,启动了西沙洲绿化工程,陆续安装了海水淡化系统、雨水收集器、水泵等设施,并派专门的养护人员维护。   “在岛礁上种树,我们也摸索出了一些特殊的方法。”西沙洲绿化项目现场施工负责人陈海仁介绍:由于缺土少水,所以挖好的树坑里,要填充从海南运来的土壤、椰子糠及肥料,再按比例加入珊瑚沙,这样种植的树苗成活率才高。在不断地探索中,西沙洲上的树苗成活率达到了99%。椰子树、木麻黄、抗风桐……一排排整齐的树苗在海风的吹拂下,摇曳生姿。 当然,从空中俯瞰西沙洲,才是最佳的观看方式。蔚蓝的海水带来无尽浪漫,绿色的植物赋予岛礁活力,多彩三沙,魅力尽显。   耕海牧渔守南海   早在明清时期,海南渔民就以文字或口头相传的方式,记录南海航行路线知识,并收录在《更路簿》中。渔民们凭此驾船前往西沙、南沙等海域从事捕捞。时至今日,三沙的渔民们依旧承袭祖辈的技艺,凭着一个罗盘和一本《更路簿》,便可在广袤的南海耕海牧渔。   在七连屿赵述岛,符名文和符明岗两兄弟是远近闻名的捕鱼达人。见到两兄弟时,他们正准备趁着退潮去礁盘之间的海沟里起鱼。兄弟俩一个属虎一个属龙,黝黑的皮肤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亮。七连屿附近的大面积珊瑚礁,是珍贵鱼虾贝类绝佳的栖息场所,特别是海参、鲍鱼、龙虾、红石斑等海洋珍品。   符家兄弟将小渔船驶到大的礁盘与礁盘之间,涨潮时鱼群会游进珊瑚礁,等退潮时,鱼群会游进礁盘之间,较深的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