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花灯的音乐特征.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安顺花灯的音乐特征.doc

安顺花灯的音乐特征   摘要:安顺花灯是一种歌、舞结合的综合性艺术,舞蹈和歌唱都占有同等重要地位。人们在对歌舞艺术的定义中往往离不开“有歌有舞、载歌载舞”的描述。本文以“歌”为切入点,通过对花灯小调的结构、调式、旋法与衬词衬腔等多种表现手法进行分析,来论述“歌”与“舞”互相协作的关联。   关键词:安顺花灯 音乐特征 歌舞音乐   花灯,即源于民间习俗的“元宵灯会”与民间“社火”,主要流传于云南、贵州、湖南等地汉族及部分少数民族地区。贵州花灯遍布全省各地州市,按大部分研究者的说法,贵州花灯分为东路、西路、南路和北路等四种风格。其中属于西路的安顺花灯由于该地区的特殊背景、特殊环境而形成自身的独特风格,极受当地人民的欢迎。   安顺花灯是一种季节性娱乐活动。主要在元宵节前后举行,被称为“闹元宵”。也有在秋收之前,农民闲暇时玩灯自娱,祈求大丰收之意,称之为“米花灯”。演唱时,表演者手持折扇和手帕,上下挥动,唱花灯调和舞蹈,歌舞交错进行,唱时不舞,舞时不唱。歌、舞两者相互融合、相互帮衬,成功塑造和乐热闹、喜庆欢腾的艺术氛围,这也是安顺花灯能在民间得到很好保存和自发参与的原因。   下面本文以安顺花灯音乐为切入点,通过一些表现手法的分析,对其歌与舞的融合做初步研究。   一、曲调结构   安顺花灯的曲调结构形式比较丰富多样,常用曲调结构有:对比式和扩充式二句体、起承转合四句体、带再现因素的三部性结构、多句体等等。其中二句体和四句体的曲式在数量上占多数,下面则分别举例说明:   扩充式二句体:指在原有两个腔句的基础上,通过重复、变奏、加衬、加垛等方式,对其中某一腔句或两个腔句进行扩充的两句体腔段。如《开财门》的上句有3小节,下句则7小节(4+3结构),运用变奏和重复下句的后半部分来达到扩充;《刘三妹》的上句有4小节,下句运用重复方式来扩充句幅;《阳调》曲调的两个腔句都带有扩充。(谱例分别来自《贵州花灯选集》下册第356、387、391页)   (一)起承转合四句体:此类腔段最典型的代表是【孟姜女调】,安顺花灯中有部分曲调是从“孟姜女”变化发展而来的,保持着原始曲调起承转合的四句体结构,及各腔句的落音分别为re、低音sol、la、sol,但抒情性较为突出,旋律以连续上行大跳的直升型音程贯穿曲调之中,赋予了地方色彩。如:《梅花》、《桐子开花》、《采花调》、《石榴开花》等。(谱例来自《贵州花灯选集》下册第383页)   (二)带再现因素的三部性结构:此种结构形式在安顺花灯调中具有典型意义。结构由a、b、a1三部分构成,a与a1两个部分抒情性较强,有拖腔和衬词;b则叙事性较强,多为说唱部分,一字一音,无衬词。如:《百字文》、《大闹元宵》、《百家姓》、《一更月亮起》等。(谱例来自《贵州花灯选集》下册第370页)   此曲为安顺花灯调中有地方特色曲调之一。1-11小节为a部,共分为两个乐句(7+4),第2小节和第9小节有拖腔,第4-7小节有衬词衬腔;12-21小节为b部,结构对称,一字一音;22-31小节为a1部,旋律是a部的变化重复。   通过以上对花灯曲调的句式结构的分析,可以看出安顺花灯透露出“均衡”的结构特性。这种均衡的曲式结构,能够促进花灯音乐与花灯舞蹈的有机融合。上下句的二句体、四句体和带再现部说唱性质的三部性等结构形式,这些结构讲究等长均衡,偶有结构不对称的,但往往通过穿插衬词衬句,来调整句子的结构。熟悉的曲调,及简单的句式结构,即便于记忆和即兴编唱,又降低了演唱方面的难度,协调手持道具和舞步等舞蹈动作。   二、音阶调式   安顺花灯曲调中,从运用上来看,徵调式最多,是该地区具有代表性的调式,其次是商调式和羽调式,再次是宫调式和角调式。为节省篇幅,在此只说明常见的三种调式:   徵调式曲调:典型的徵调式曲调由低音sol、la、高音do、re、mi五声音阶构成,以低音sol、la、高音do、re为骨干音,多以级进为主进行,收尾落音都在主音sol上。如:《行程调》、《梳妆调》、《百字文》、《石榴开花》、《桐子开花》等。另一类徵调式如:《正十字》,《黄秧格蔸两头尖》、《古人采茶》等,亦为sol、la、do、re为骨干音,但因la、高音do、re等音的强调,使曲调具有商、羽调式色彩。   商调式曲调:音阶由re、mi、sol、la、高音do构成,并以re、sol、la为骨干音。如:《行程调》、《怀胎十月》、《绣荷包》等。另一类商调式如:《哭板》、《打四门》等,曲调由于强调re、mi、sol,使曲调具有明朗的徵调式色彩。   羽调式曲调:音阶由低音la、do、re、mi、sol构成,以级进为特点,la、do、re、sol为骨干音,如:《玲珑塔》、《出门做工》等。还有以la、do、re、mi为骨干音,如: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