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曲裾袍服的结构特征及剪裁技巧探究.pdfVIP

汉代曲裾袍服的结构特征及剪裁技巧探究.pdf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传统服饰素以“T”字廓形的二维平面 造型呈现于世,给人以“褒衣博带”的空阔之 感。而学界对传统服饰开展学术研究的重点多 侧重于纹样、色彩、材质这三种显而易见的造 型要素,对传统服饰内在结构的关注多有不 足。由于深受西方三维立体造型观念的浸染, 世人错误地认为古典华服在造型结构上乏善 可陈,只是简单粗疏的平面剪裁而已,缺乏成 熟的造型意识。这种认知偏见使学界对于传统 服饰结构内涵的探索长期止步不前,未形成系 统的研究体系和学术规模。如果盲目地推崇西 方三维立体造型观念,则会得出“中国传统服 饰的二维平面剪裁技术落后”的结论。但事实 果真如此吗?服饰作为文化的表征、观念的载 体,中西方迥异不同的文化传统造就出各具特 色的服饰审美追求。“中国文化是和谐的隐喻 文化,强调均衡、对称、统一的艺术美感,侧重 抒情性;而西洋文化则是善于表现矛盾、冲突 的明喻文化,强调刺激、极端的形式,以突出个 性、表现特异为尚,以视觉享受为第一要义”[1]。 在不同的文化观念支配下,中西方选择了两条 截然不同的服饰发展道路。中国文化内敛含蓄 的隐喻特征孕育出“T”字廓形下舒朗旷达、气 韵生动的美学追求,注重服饰自然形态的呈 现,忽略对人体外在特征的摹画,强调衣人合 一所赋予人的精神价值的表达。现代西方文化 外放张扬的显性特征,则催生出以构建“人体 第二皮肤”为特征的、凸显人体曲线美的三维 立体的剪裁观念,服饰造型上追求夸张突兀的 空间块面感,以表现人体为终极目标。有别于 现代西方的造型标准,以“二维平面”为审美基 础的中国传统服饰,在貌似单一的“T”字廓形 下,以不变应万变,创造出丰富的结构内涵,展 现出中国先民在结构创造上的无限巧思与智 慧。 本文以著名的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 “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抢救传承与设计创新”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 张玲,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副教授,北京服装学院设计学博士研究生 汉代曲裾袍服的结构特征及剪裁技巧 ——以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女性服饰为范例 文 /张 玲 摘 要:立足中国古代服装结构的技术化探讨,致力于将中国传统服饰从宏观“定性”研究向微观“定量”研 究的深度拓展。依托现代考古成果,以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贵族女性服饰为研究范本,对其中出土 数量最多、独具结构新意的曲裾袍服的款型风格、结构特征及剪裁技巧等问题展开深入细致的研究和考 证,并将其与江陵马山一号楚墓出土的贵族女性袍服相比较,探讨两者在结构剪裁方式上的文化继承性。 汉代女装在工艺技巧上所取得的成就折射出中国古代先民所具有的“聪颖巧思”及“惜物善用”的高超的造 物智慧。 关键词:曲裾袍服;结构;剪裁;平面;分片 服饰与艺术:古代设计艺术 47 二零一六年 四月 /第五卷 第二期 的贵族女性服饰为研究范例,通过对出土数量 最多、造型独具特色的曲裾袍服的款型风格、 结构特征、剪裁技巧等问题展开深入细致的研 究和考证,试图挖掘出其单纯的二维平面结构 中所蕴含的独特构想与创意思维。 据《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挖掘报告记述, 该墓墓主人为长沙国丞相利苍之妻,身份属于 高级贵族,年龄 50~55岁,身高 154厘米。墓中 出土的保存较好或基本完好的衣物,共计 27 件。其中绵袍 11件、夹袍 1件,素纱单衣 2件, 白绢单衣 1件,单裙 2件,其余为手套鞋帽等 服饰用品。从衣襟的形式来看,其中曲裾袍 9 件、直裾袍 3件。3件单衣中,曲裾单衣 1件,直 裾单衣 2件。[2]可见,出土衣物中以用料奢费的 曲裾式样为最多,彰显出墓主人显赫的身份地 位。曲裾单衣与曲裾袍服造型风格一致,只在 于单、夹的厚度之别。以下将以“信期绣”褐罗 绮绵袍(329-10)为范例展开对汉代曲裾袍服 结构风格的相关探讨和研究。 1 曲裾袍服的款型风格特征 “信期绣”褐罗绮绵袍属于“深衣制”(上衣 下裳连属制)结构类型,由上衣部分和下裳部 分在水平腰线处拼缝而成,醒目的“中腰线”是 “深衣制”结构的典型特征。其与出土的另外 8 件曲裾袍服的款型风格大致相同,服装整体廓 形为“T”型,肩袖平直,下摆微张,呈现小“A”造 型,垂胡式样的袖型优美流畅,造型雍容华贵、 典雅大方,衣襟为右衽曲裾式,三角形衣襟宽 博大气,绕身而下。袖口宽度适中,领缘、袖缘、 摆缘宽度较大,增强了袍服的端庄、稳重之感, 袍服实物照片见图 1所示。 汉袍亦于造型结构中蕴含文化的深意,由 “信期绣”褐罗绮绵袍所见:雍容典雅的垂胡大 袖、曲直有度的衣领、铅正笔直的背缝、平直稳 定的下摆,与“规、矩、绳、权、衡”五种法度一一 映射,“袂圆以应规,曲袷如矩以应方,负绳及踝 以应直,下齐如权、衡以应平”,“故规、矩取其无 私,绳取其直,权、衡取其平”[3],中正无私、公平 正直的人格诉求通过服装结构语言这一无声 的文化符号在社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我是一名原创力文库的爱好者!从事自由职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