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6年高二年级期末质检试卷评讲选编
7题:文言文翻译
(1)信居玄武门外,闻之,遽入,服皂绨袍以见,上谓曰:“吾教水战尔,非有他也。”
译:杨信住在玄武门外,听到后,急忙入宫,穿着黑色绨袍拜见皇上,皇上对他说:“这是我在教习水战,不是意外情况。”(“遽”“服”“他”各1分,句意2分)
遽:急忙、连忙、立即、立刻、马上、迅速……(译成“突然”“于是、就”不得分)
服:穿着、身穿
他:意外(情况)、变乱、其他情况(译为“他人”不得分)
句子大意方面,“皂绨袍”不做要求,可联系“青红皂白”讲解。
(2)景德初,改镇州路副都部署,上以嗣耄年总军政,虑有废阙,旋命代之。
译:景德初年,改任镇州路副都部署,皇上因为杨嗣年老管理军政,担心有差错,很快命人接替他。(“改”“总”“虑”各1分,句意2分)
改:改任、改为担任、改职务为、改官、调任
总:管理、总管、总揽、总摄、总领、总理、统领……(译为“担任总军政””担任军政“不得分)
虑:担心、担忧、忧虑、害怕、恐怕(译为“考虑”“思虑”的不得分,若为“考虑到怕有闪失”可以)
评判句意分时, “废阙”可以灵活意译(“缺漏”“疏失”“闪失”等),“旋”必须准确落实。
8题:请简单描述《闲乐》曲中应有的景(人)物。这样一幅画面呈现出什么样的气氛?(5分)
本题考查对意象和意境的赏析,第一问要求“简要描述曲中应有的景(人)物”,能列举出即可,若进行了简要描述更好。第二问要求概括整个画面的气氛特点,最好用两个双音节词。曲词中“清绝”二字似乎很好地传达了曲的意境:清幽(清雅、清冷、凄清)静寂(寂寥、静谧、冷寂)。总之,表述画面的气氛应选用冷色调(但并不悲苦哀伤)的词。
参考答案:曲中写到的景物有:暮云、雁阵、渔人、寒江、暮雪、万木、梅花、竹篱、茅舍。(3分)曲中画面呈现出清幽静寂的氛围。(2分)
评分细则:主要景物9个,每答出3个得1分,8个及以上得3分;气氛的描述,意境特征相近即可,使用多个词语的,若词语特征相反(答成乐景)酌情扣分。
问题作答例析:
例一:呈现闲雅、悠然的气氛,在悠悠暮色中,天上飞掠过几只雁子,一位渔人静坐岸边,独自垂钓,天寒地冻,万木都要被冻折,一枝梅花开得正艳,远处隐约可见一个竹篱茅草屋。(2分)
例二:暮云遮空,大雁斜飞,词人独自在江边垂钓,在万木都快要被寒冷冻得折断的时候,一枝梅花却冷艳地绽放,通过“大雁”“寒梅”等意象,使这一幅画面呈现出苍凉、壮阔的气氛。(3分)
——意境表述不当,应有景物缺失
例三:曲中描绘了在寒冬日暮时分,太阳西斜,大雁斜行,渔人在江中独钓,地面上一枝梅花开得正艳,旁边是渔人的竹篱茅舍。渲染了一种愁苦、哀怨、清冷、孤寂、凄凉、悲怆的气氛,表达对渔人生活的同情。(3分)
例四:曲中有暮云、雁行、渔人、寒江雪、梅花、竹篱茅舍等景(人)物。呈现出凄凉悲壮、清风萧瑟、天寒地冻、凄凉孤独、沉闷压抑的气氛。(4分)
例五:灰暗的天空、厚重的云彩、斜行南飞的大雁,白茫茫的江岸,孤单的渔人,干枯的树木,冷艳的梅花,竹篱茅舍。呈现出冷寂、凄凉、沉静、平和、舒适、和谐的气氛。(4分)
——概念混淆不清,表述重复矛盾
9题:吴曲中的“渔人”虽源出于柳诗中的“蓑笠翁”形象,但其所寄寓的诗人的情感有别。请比较二者的不同。(6分)
参考答案:吴曲中的“渔人”形象一表现诗人的“闲”,(1分)一表现其“乐”。(1分)曲中,诗人借写静观“渔人独钓”之闲情逸乐,间接表达了诗人自己的闲适惬意和悠然自乐。(1分)柳诗中的“蓑笠翁”在“鸟飞绝”、“人踪灭”的“千山”“万径”弥漫雪野的旷远、孤寂“独钓”形象,寄寓的是诗人超脱世俗、清高孤傲的品格,抒发了政治上的失意孤独。(3分)
评分细则:共6分,对两首诗的分析各3分,按标答的内容和格式作答的学生几乎没有,评卷中只要学生能区分开两篇作品一个是乐情,一个是哀情,并能结合诗句进行分析即可给分。
两首诗(曲)中的渔人形象相似,但他们在诗中的地位和作者寄予其中的情感却不同,吴曲中的渔人是画面景物的有机组成部分,他与其他景物共同组成一幅“清绝”的乡野图画,作者在欣赏这一画面时感受着心中的“闲乐”。不少学生忽视题目“闲乐”,过于关注曲中的梅花,转而分析作者如何高洁、孤傲、坚韧,偏离题旨。
柳诗中的“蓑笠翁”则是画面的中心,在旷远、死寂的背景的衬托下,其卓异不群、孤傲不屈的品格得到充分彰显, “蓑笠翁”形象不仅传达着作者的孤寂,更体现着他的孤傲。学生多回答“孤独寂寞”“壮志难酬的失意郁闷”等,若答不出“超凡脱俗、清高孤傲”意思的扣1分。
(2)小说主人公王十二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标准答案】①主动助人。两次遇到他人有危难,他都是主动伸出援手。 ②头脑灵活。前一次助人使用马蹄铁吸出铁匠眼中崩进的铁渣,后一次用滚烫的湿手巾捂住大汉的口鼻,让大汉憋出自己身上的劲把深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6年餐饮连锁店选址装修流程85p选编.ppt
- 2016年高一语文同步教学课件:第10课《游褒禅山记》(人教版必修2)选编.ppt
- 2016年道路运输从业资格考核员师资培训班讲义-道路货运从业资格考核员要求选编.ppt
- 芜湖垃圾电厂施工组织设计汇编.doc
- 花城版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汇编.doc
- 2016年高一政治必修2民主选举:投出理性的一票选编.ppt
- 花岗岩护栏汇编.doc
- 花市如同雾里看花盆栽总是短命鲜花也能作假汇编.pptx
- 2016年高三一轮复习经济生活第七课__个人收入的分配选编.ppt
- 2016年铁路既有货车缓解阀拉杆吊座改造选编.ppt
- 雷锋社会实践活动.pptx
- 佩洛西战备教育.pptx
- 专题九 化学方程式和质量守恒定律(化学中考考点研究).pptx
- 第二部分 中国近代史 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安徽省中考考点研究).ppt
- 第二部分 中国近代史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安徽省中考考点研究).ppt
- 第一部分 中国古代史 第五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安徽省中考考点研究).ppt
- 第五部分 世界近代史 第五单元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安徽省中考考点研究).ppt
- 第三部分 中国现代史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安徽省中考考点研究).ppt
- 第四部分 世界古代史 第一、二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古代欧洲文明(安徽省中考考点研究).ppt
- 第二部分 中国近代史 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安徽省中考考点研究).ppt
最近下载
- 中心医院“十五五”发展规划(完整版).docx VIP
- 长沙市工贸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基础资料 (指导手册).doc VIP
- 贵州省安全生产条例解读课件.ppt VIP
- 公路工程安全管理制度.docx VIP
- ISO 927-2009香辛料和调味品—杂质和外来物含量的测定.doc
- 压缩空气管径及压力损失计算表(管径、压损计算).xls VIP
- 2024年质量员-土建方向-岗位技能(质量员)证考试题库.pdf VIP
- 《无人机航拍技术》课件—06无人机拍摄实例分析.pptx VIP
- YB∕T 《电动汽车驱动电机用冷轧无底层取向电工钢带(片)》.pdf
- 《无人机航拍技术》课件—05无人机飞行的法规.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