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0
德国北极政策指导方针
抓住机会,承担责任
1
图片:第 26 届极地考察团(2011 年)
“极地之星”北极破冰船
摄影:阿尔弗雷德·魏格纳研究所(AWI)/
马里奥·霍普曼(MARIO HOPPMANN)
德国联邦外交部 2013 年 11 月
关于极地政策的报告(E07)
关于北冰洋的经济、环境与科研政策的报告(405)
地址: AUSW?RTIGES AMT
WERDERSCHER MARKT 1
10117 BERLIN
电话: +49 30 5000-0
传真: +49 30 5000-3402
http://www.auswaertiges-amt.de/
poststelle@auswaertiges-amt.de
2
德意志联邦政府
? 注意到北极地区正经历变化。由于气候变暖和急剧加速的冰川融化,北极地区
在地缘政治、地缘经济以及地缘生态方面对国际社会产生日益增长的意义。考
虑到北极地区的特殊性质,联邦政府将致力于使其成为德国政策的重心。
? 意识到北极自然资源所蕴含的巨大的经济潜力和生态挑战,并将在最高环保规
格下,将北极资源的开发视作德国和欧洲经济的发展机遇。
? 重申在预防性原则下,谨慎对待北极环境对全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因此,建
立自然保护区以维持生物多样性也是联邦政府的重要关切事项。
? 相信德国作为一个在科研、技术以及环境标准等方面有着特殊知识储备的合作
伙伴,有能力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并已准备好与北极国家在海洋领域(如极
地科技)开展合作与交流。
? 将在高安全与高环境标准下致力于推动北极水域(包括东北、西北以及极点航
线)船只的自由航行。
? 支持北极科研自由。因为我们相信,这是制定北极政策的基础。
? 主张北极地区的和平使用。
? 坚持国际和区域性法规为北极地区国家权力和义务行使的法律约束框架,特别
是《联合国海洋公约法》、《防止船舶污染国际公约》、《斯瓦巴尔条约》以
及各项以海洋环境与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为目的的国际公约。
? 承认北极原住民于北极区的特殊地位,并承诺保障他们在其生活圈内自由与自
主的权利。
? 主张北极问题的多边合作,特别是在北极理事会中的多边合作。该理事会是目
前唯一的跨北极区域论坛和高规格政府决策论坛。联邦政府将努力强化德国在
理事会中所扮演的观察员角色。
? 支持欧盟实行的主动北极政策并积极推动北极相关事务的平等一致。这既包括
外交、安全政策层面的平等一致,也包括科研、环保、能源、原材料、工业、
科技、交通和捕鱼业等政策领域的平等一致。
3
内容
I. 变化中的北极区域................................................................................................................. 4
II. 德国视角下的北极:机遇和风险共存 ................................................................................... 6
抓住经济机会 ......................................................................................................................................... 6
制定环镜标准 ......................................................................................................................................... 6
自由通航 ................................................................................................................................................. 7
科研自由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