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单元综合检测 岳麓版
历史岳麓必修2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检测
(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古代中国人对牛有着特殊情感,杨柳青年画等民间风情画多以牛为题材,民间有“牛郎织女”“太上老君骑牛入函谷关”等传说……造成这一现象的关键原因是( )
A.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B.佛教的广泛传播
C.封建统治者实施愚民政策
D.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
2.据罗马时代《克洛米拉农书》记载:粮食收获量与播种量之比为4~5倍,据13世纪英国的《亨利农书》记载为3倍,而从《齐民要术》看,我国6世纪粟的收获量为播种量的24~200倍,麦类则为44~200倍。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古代( )
A.农业的精耕细作技术发达
B.科学技术领先世界
C.水利灌溉技术先进
D.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居世界领先地位
3.马戛尔尼在《英使谒见乾隆纪实》日记中说,中国人“一切思想概念都出不去本国的范围……他们的书上很少提到亚洲以外的地区”。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源是( )
A.儒家思想的保守性
B.小农经济的封闭性
C.交通、通讯工具的落后
D.政府禁绝海外贸易
4.西欧中世纪的农户如法国的农户每份地是13公顷,折195市亩;而秦汉时期中国自耕农的理想份地是“百亩之田”,相当于31市亩。由此分析错误的是( )
A.说明中国是小农经济,生产规模小
B.是中国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方式的表现
C.导致铁犁牛耕的使用
D.说明中国耕地承受的人口压力大
5.《诗经·齐风·甫田》记载:井田由于“民不肯尽力”,到处是“维莠骄骄”“维莠桀桀”的丛生茂草,一幅“公田不治”的景象。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不包括( )
A.周王室的衰微 B.私田的大量开垦
C.兼并战争频繁 D.土地转让的停滞
6.“井田废,田非耕者之所有,而有田者不耕也。耕者之田资于富民,富民之家地大业广……是以田者日累其半,以至于富强;耕者日食其半,以至于穷饿而无告。”苏轼认为废井田( )
A.促使土地数量增加 B.有效遏制土地兼并
C.有利社会合理分工 D.加大社会贫富差距
7.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田制三》中提出自己的构想:“以实在田土均之,人户一千六十二万一千四百三十六,每户授田五十亩……则天下之田自无不足,又何必限田、均田之纷纷。”这里他针对的社会问题是( )
A.均田制破坏 B.土地兼并
C.赋税沉重 D.重农抑商
8.《韩非子》中有一个故事:“鲁人善织屦(麻等织成的单底鞋),妻善织缟,而欲徙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从中我们可以获得的信息有( )
战国时期已经有了私人手工业 材料中的手工业者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 当时手工业者可以自由流动 手工业者受到歧视
A. B.
C. D.
9.唐诗“如何织纨素,自着蓝缕衣”;“舞罢复裁新,岂思劳者苦?”反映的社会现实是( )
A.手工业者地位低下 B.丝织业规模扩大
C.小农经济自给自足 D.官府垄断丝织业
10.南宋时,民间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到了明清时期,“湖广熟,天下足”“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的谚语十分流行。这一变化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经济重心已经向中部移动
B.江浙一带的农业开始转型
C.太湖流域经济开始大衰退
D.江浙地区不再是经济重心
11.元朝人曾作《木棉歌》:“秋阳收尽枝头露,烘绽青囊翻白絮,田妇携筐采得归,浑家指作机中布。大儿来觅襦,小儿来觅裤。半拟偿私债,半拟输官赋。”下列描述与材料不符的是( )
A.农户植棉日益普遍
B.农民负担沉重的债务和赋税
C.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D.家庭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
12.(2013·天津文综)“从宋代起,棉花开始成为一种重要纺织原料……到了元代,丝、麻、棉鼎足而三,明代以后,棉花的重要性超过了麻。”出现这些变化的前提条件是( )
A.政府的大力推广 B.棉纺织技术的改进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棉花成为经济作物
13.唐朝前期的长安城实行严格的坊市管理,下列可以作为其直接证据的是( )
A.天子至尊,皇权至上
B.“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C.“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张”
D.“勒坊内开门,向街门户,悉令闭塞”
14.宋仁宗景祐年间,允许临街开设邸店,商人只要纳税就可以到处开设商店。熙宁年间,开封府的鼓楼已不再击鼓,京师的警卫也不再执行夜巡制度。材料说明( )
A.推行工商皆本的政策
B.“重农抑商”政策被停止了
C.城市的职能发生了变化
D.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历史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配套课件 岳麓版.ppt
- 高中历史 孙中山的民主追求学案配套课件 岳麓版.ppt
- 高中历史 宋明理学学案配套课件 岳麓版.ppt
- 高中历史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每课一练 岳麓版.doc
- 高中历史 孔子与老子学案配套课件 岳麓版.ppt
- 高中历史 专题四“亚洲觉醒”的先驱单元综合检测 人民版选修4.doc
- 高中历史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第二课 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精品课件 人民版 .ppt
- 高中历史 专题四 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单元综合检测 人民版选修3.doc
- 高中历史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配套课件 岳麓版.ppt
- 高中历史 挑战教皇的权威学案配套课件 岳麓版.ppt
-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历代的农耕经济学习总结课件 岳麓版.ppt
-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复习课件2 人民版.ppt
-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单元检测 岳麓版.doc
-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第1课 中国古代农业经济课件 人民版.ppt
-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复习课件1 人民版.ppt
-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单元综合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4.doc
- 高中历史 梨园春秋学案配套课件 岳麓版.ppt
-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第1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课件 新人教版.ppt
-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单元学习总结课件 北师大版.ppt
最近下载
-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学科分类目录及代码.pdf VIP
-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docx VIP
-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培训考试卷(附答案).docx VIP
-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操作手册.pdf VIP
- DB32T 4611-2023 建设用地地下水污染修复和风险管控技术导则.pdf VIP
- 8.煮面条(课件) 教学课件.ppt VIP
- 《新媒体技术:基础 案例 应用》课件 项目5 使用自媒体工具.pptx VIP
- 2025年济南市中考语文试题卷(含答案解析).docx
-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课件(26张PPT).pptx VIP
- 项贤明主编马工程教材《教育学原理》第九章教师与学生.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