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单元综合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4.docVIP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单元综合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4.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单元综合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4

历史人教选修4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家检测 (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曾经描述秦代的政治制度“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这种局面开始于(  ) A.夏启 B.周武王 C.秦始皇 D.明太祖 2.《千秋兴亡——秦朝》一书中提到:“秦始皇试图将嬴氏‘家天下’传之永远的想法,不过是一场白日梦。但他从‘千秋万代’着眼而精心构造的帝制和一整套国家制度,却开创了延续2 000年的中华帝国的基业。”在此,作者肯定的是(  ) A.世袭制 B.中央集权制 C.郡县制 D.皇帝制 3.《帝国的终结》是易中天迄今为止最为用力也最为看重的一部著作,作者认为:秦始皇称帝是“一场革命”,“始皇帝”为“新制度的第一人”。“新制度”最突出的特点是(  ) A.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B.皇权至高无上 C.官员直接由皇帝任免 D.嫡长子继承制 4.史学家吕思勉认为:“自秦统一全国起至东汉分裂以前止,这一时期是中国初入于平民政治的时代。”此“平民政治”在当时实际是指(  ) A.分封制 B.军功授爵制 C.三公九卿制 D.郡县制 5.秦朝统一后,实行“车同轨,书同文”所带来的深远历史影响有(  ) 建立了秦朝君主专制统治 巩固发展了国家的统一 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便于分封制度的推行 A. B. C. D. 6.华东师大历史学教授王家范在论及中国历史上的“郡县”和“封建”时说:“集权和分权是必难避开的两极,相反而相成……若仅执其一端,必偏执僵硬而丧失生机活力。”据此,作者认为(  ) A.“郡县”优于“封建” B.“郡县”和“封建”都有其合理性 C.“封建”优于“郡县” D.“郡县”和“封建”的矛盾无法调和 7.《汉书·贾山传》载:“秦为驰道于天下,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滨海之观毕至。”下列措施中最有利于维持驰道畅通的是实行(  ) A.郡县制 B.皇帝制度 C.分封制 D.三公九卿制 8.玄武门之变实质上是(  ) A.中央和地方权力之争的反映 B.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反映 C.革新与守旧势力之间的斗争 D.民主与专制势力的较量 9.“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繁荣。君能清静,百姓何得不安乐乎?”反映了唐太宗(  ) A.民贵君轻的思想 B.农业为本的思想 C.君治为本的思想 D.心存百姓的思想 10.唐太宗选官不拘一格,最能体现他“外举不避仇”的用人风格的是(  ) A.提拔尉迟敬德 B.提拔房玄龄 C.起用杜如晦 D.重用魏征 11.唐太宗说:“夫欲盛则费广,费广则赋重,赋重则民愁,民愁则国危,国危则君丧矣。”这说明唐太宗为政的根本目的在于(  ) A.减轻人民负担 B.倡导政治清明 C.稳定社会秩序 D.发展社会经济 12.唐太宗曾经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为此他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延续均田制和租庸调法,轻徭薄赋 B.广招贤才,知人善任 C.让庶族地主获得晋身仕途之道 D.实行各民族和睦的政策 13.唐太宗在位时曾说:“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人心所见,互有不同,苟论难往来,务求至当,舍己从人,亦复何伤。比来或护己之短,遂成怨隙,或苟避私怨,知非不正,顺一人之颜情,为兆民之深患,此乃亡国之政也。”材料最能表明唐太宗(  ) A.对中书省的工作不满意 B.十分重视门下省的职能发挥 C.希望三省之间友好合作,和谐共处 D.认识到三权分立民主政治的重要性 14.封建史学家描述“贞观之治”时说:“商旅野次,无复盗贼,囹圄常空,马牛布野,外户不闭。又频致丰稔,斗米三四钱……此皆古昔未有也。”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史学家对“贞观之治”有夸大溢美之词 B.反映出唐太宗不拘一格的用人之道 C.说明唐太宗反复强调“存百姓”的思想 D.客观公正地反映出“贞观之治”的真实面貌 15.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皇帝,其统治特点包括(  ) 不拘一格选拔人才 虚心纳谏 注意改善民族关系 善于进行自我总结和反省 A. B. C. D. 16.有“冲冠一怒为红颜”的真情实感;又有爱江山甚于爱美人的残暴与贪婪;他反复无常,言而无信,仕明叛明,联闯破闯,降清反清……人生之善与恶,无一不在他身上并存。此人是(  ) A.郑成功 B.噶尔丹 C.吴三桂 D.鳌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ranfan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