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单元综合测试 岳麓版.docVIP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单元综合测试 岳麓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单元综合测试 岳麓版

单元检测(一)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2006年1月1日,我国正式取消农业税,河北灵寿农民自己出钱铸青铜鼎(右图),记录“告别田赋”这一亘古未有的大事。我国最早向个体农户征收“农业税”出现在(  ) A.西周 B.春秋 C.战国 D.西汉 2.据王祯《农书》记载,有一农具“其制两柄上弯,高可三尺,两足中虚,阔和一垅,横桄四匝,中置耧斗;其所盛种粒,各下通足窍。”据此判断这一农具应是(  ) A.犁具 B.灌溉工具 C.播种工具 D.除草工具 3.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与春秋时期齐国“相地而衰征”和鲁国“初税亩”相比,最大的不同点是(  ) A.客观上承认了土地的私有权 B.提高了生产者的积极性 C.以法律形式废除了井田制 D.实际上使土地私有制合法化 4.“井田废,田非耕者之所有,而有田者不耕也。耕者之田资于富民,富民之家地大业广……是以田者日累其半,以至于富强;耕者日食其半,以至于穷饿而无告。”苏轼认为废井田(  ) A.促使土地数量增加 B.有效遏制土地兼并 C.有利于社会合理分工 D.加大社会贫富悬殊 5.南宋时,民间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到了明清时期,“湖广熟,天下足”“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的谚语十分流行。这一变化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经济重心已经向中部移动 B.江浙一带的农业开始转型 C.太湖流域经济开始大衰退 D.江浙地区不再是经济重心 6.“绢帛绫绸叠满箱,将来裁剪做衣裳。公婆身上齐完备,剩下方才做与郎。”明邝璠的《剪制》诗句反映其产品用途是(  ) A.出售 B.自我消费 C.向政府交纳赋税 D.捐赠礼品 7.《吕氏春秋》载“故丈夫不织而衣,夫人不耕而食,男女贸功以长生。”《汉书·食货志》载“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有关这两段话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这两段话是矛盾的 ②它们说明男耕女织相辅相成 ③家庭手工业在小农家庭中占有重要地位 ④封建剥削造成一些人不劳而获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8.“来啊,观赏这件……,吸引我的是它的绚丽,它来自一个新的天地,从未见过如此优美的艺术。多么诱人,精致超俗,来自中华,它的故土(景德镇)。”这是18世纪初期法国流传的一首诗歌,它盛赞的是中国的(  ) A.瓷器 B.丝绸 C.铁器 D.青铜器 9.收藏家张先生要以下列瓷器按制瓷成熟技艺出现的先后为序展示给客人,正确顺序应是(  ) ①青瓷     ②白瓷  ③青花瓷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③①② 10.宋仁宗景佑年间,允许临街开设邸店,商人只要纳税就可以到处开设商店。熙宁年间,开封府的鼓楼已不再击鼓,京师的警卫也不再执行夜巡制度。材料说明(  ) A.推行工商皆本的政策 B.“重农抑商”政策被停止了 C.城市的职能发生了变化 D.商人的身份地位提高了 11.对比图二与图一,中国古代城市商业活动发生的重大变化是(  )    图一 唐朝长安城    图二 北宋东京城 A.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被打破 B.“草市”盛行,集镇兴起 C.出现了按地域集结的商帮 D.政府对商业活动的监管取消 12.据说晋商家族中一二流的读书子弟去经商,三四流的子弟去参加科举考试,甚至出现过获得功名后不做官而从商的进士。这说明晋商发展的突出特点是(  ) A.贾而好儒 B.海纳百川的度量 C.行道多多、全民经营 D.学而优则贾 13.假如你生活在明朝中后期,做生意赚了很多钱,之后你会首先考虑把这钱用来(  ) A.广置田地 B.放高利贷 C.兴办手工作坊 D.娶妻纳妾 14.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出现。但一直到鸦片战争前夕,萌芽虽有壮大,却无突破。其根本原因是(  ) A.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入 B.腐朽的封建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C.中国没有出现独立的手工工场 D.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 15.“明代海禁政策的出台并不是单独出现的,而是与朝贡贸易一起出台的,并构成了明代天朝礼治天下的基本内容。明代海禁政策的出台与发展很大程度上是消极地抗倭。”这表明,明朝“海禁”政策的出台(  ) A.是明代朝贡贸易发展的必然结果 B.是明代天朝礼治天下的要求 C.受国际和国内形势发展的影响 D.是明代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结果 二、非选择题(第16题20分,第17题20分,共40分) 16.中国古代先民创造了高度发达的农耕文明,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五谷丰登,   莫高窟   陕西剪纸  六畜兴旺   “耕作图”  “男耕女织”  材料二 明代隆庆、万历年间,蒲州张四维家族、王崇古家族、马自强家族,均是大商人家族,三家联姻为亲戚,增强了其商业竞争实力。王崇古在河东贩盐,张四维的父亲是长芦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ranfan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